人間佛教與國學弘揚 下

文╱陳兵(四川大學教授) |2018.01.16
1283觀看次
字級
佛教雖然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其教理過於深奧,修證難度大,缺乏普及性的佛學教育,故雖能攝化上智,卻難以普及民間;而普及民間的民俗佛教,又有低俗迷信之嫌,為社會精英所詬病。圖/新華社
中國大陸河北省承德市營子區壽王墳鎮南溝村的小學生,在夏令營活動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圖/新華社
佛教雖然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其教理過於深奧,修證難度大,缺乏普及性的佛學教育,故雖能攝化上智,卻難以普及民間;而普及民間的民俗佛教,又有低俗迷信之嫌,為社會精英所詬病。圖/中新社

文╱陳兵(四川大學教授)

佛教雖然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其教理過於深奧,修證難度大,缺乏普及性的佛學教育,故雖能攝化上智,卻難以普及民間;而普及民間的民俗佛教,又有低俗迷信之嫌,為社會精英所詬病。明清以來。因為多種原因,佛教衰微不振,至清末面臨生死存亡關頭。乃有楊仁山居士、太虛大師等為首的一批僧信,發起了一場佛教復興運動,使佛教重現生機。

以太虛為主將的新派,對明清佛教的弊端作了深刻反省,應時契機,呼籲從教理、教制、教產三大方面進行改革,名曰「三佛革命」。教理革命方面,宣導「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力圖將滿足少數厭世階層的明清傳統佛教,依大乘精神改造為發達人生、教化社會的新佛教。人生佛教,主要從個人的宗教關懷著眼,宣導發達人生,過好物質的、倫理的、精神的生活。人間佛教,則主要從社會教化著眼,太虛於1934年發表的〈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一文中,說:「人間佛教,是表明並非教人離開人類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裡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社會理想 建設人間淨土

人間佛教的社會理想,是建設「人間淨土」,人間淨土的願景,是佛經中所描述的北俱盧洲、眾生最初從光音天下生的原初社會及未來彌勒成佛時的美好社會。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總體精神,是適應現代文化,以人類為中心而施捨契機的佛法。其內容,大略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注重弘揚佛經中本有,而長期被中國佛教忽視的人天乘正法,一個是以「圓漸的大乘法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印順法師進一步闡明人間佛教並非只是人乘正法及慈善事業,其深義是即人而佛的大乘道。

約半個世紀間,中國佛教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在港台,佛教基本上沿著1949年以前佛教復興的路子行進,印順、星雲、證嚴、聖嚴法師等宣導實踐的「人間佛教」,成為佛教的主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佛教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迅速縮小。無神論極左思潮至「文革」發展到極點,釀成「三武一宗」及太平天國之後的又一次大舉滅佛,僧尼多數被迫歸俗,寺廟佛像經書多遭破壞,藏區也在所難免,佛教基本上被消滅。

1980年起,佛教又開始在中國恢復,但因其信仰的基礎──輪迴與因果說,經幾十年無神論教育,基本被摧毀,信佛者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在很多地方,佛教的發展都沒有基督教快,佛教徒改信基督教者不少。與飛速發展的時代文化相比,劫後重恢復的當代中國大陸佛教,仍顯陳舊、滯後,未能徹底實現現代轉型,存在的問題不少,其樣態,基本上還是明清以來國家限制、寺院中心、僧人主導的陳舊模式。

我曾見幾個漢藏教理院的學僧,他們都說現在的佛教比起解放前是大倒退。明清以來使佛教衰微的致命內傷未能得到根治,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等曾列舉過當時教界的種種偏弊,在今天的佛教界隨處可以發現,而且益發嚴重。或者只是修廟造像,而且修的大都是主要供愚夫愚婦及初學佛者進香的香火廟子,佛像造得愈來愈大,卻缺少現代弘法、修持所需要的禪堂、講堂、居士樓、會議廳等硬體,佛法的軟體更為貧乏。

人道關懷 未能積極實踐

佛教徒的慈善、慈悲,主要表現於放生魚蝦,而扶貧助困助學等對人的實際關懷並不多見。基督徒攻擊說:基督教有錢用來修建學校醫院、救濟貧困,而佛教有錢則用以修寺廟造佛像,事實大多如此。淨宗法師對黑龍江同江市祥雲寺與同街道的基督教堂就占地、耗資、教職人員、信眾人數及宣教活動等作了比較研究,結論是:佛教投入1500倍的資源,只達到基督教1/15的教化效果,基督教教化功能為佛教的22500倍。受社會商業化的影響,佛教寺院亦多成為一種產業,佛事商品化。以經懺佛事為內容的民俗佛教,仍為當代中國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東南沿海地區甚至可稱作佛教的主體。「人間佛教」雖為中國佛教協會所提倡,但未能被大多數佛教徒所實踐,整個佛教,還未能以信眾的行為在社會上樹立起人間佛教的鮮明形象,社會人士和許多佛教徒對佛教的基本精神尚多誤會、曲解。

在信仰的核心──正法上,問題更大。長期作為主流的禪宗,雖然在知識階層尚有市場,但真正開悟、能指導別人開悟的合格禪師,可以說沒有一個;禪寺禪堂,用的多是清末以來流行的參「念佛是誰」程式化的死板方法。據估計,大陸為數不多的禪堂中,長期修持的僧尼不到500人,其中真正參禪的人很少。可以說,禪宗名存實亡,只剩下禪寺、禪修儀式與禪宗文化。信仰淨土宗者在信徒中雖然占大多數,但信眾所修,大多不能建立在人乘法、大乘法基礎上,多聽信「一佛一經一師」等偏頗說法。而且,淨土法門雖然三根普被,也不能攝化一切人,上根者或不滿足唯求念佛往生,社會人士容易認為念佛人自私消極,唯此一法門,難以展現佛法的智慧及大乘道莊嚴世間的積極精神,其弘傳自然有限。

禪、淨二宗既然不能滿足人們的宗教需求,學佛者難免外求,或學南傳內觀禪,雖然效果不錯,幾乎沒有宗教性內容,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但能抽出10天以上的時間參加內觀禪禪修者,在社會上沒有多少。更多的人學藏傳,形成有史以來最大的赴藏學法運動,喇嘛來內地者成千上萬,但成就者罕聞,漁色斂財者卻不在少數,所傳法也多是順應發財、健康的世俗需要,護摩放生,其社會效應多半是損害佛教的形象。更多的人則看好基督教,對佛教失望。

星雲大師 實現三佛革命

星雲大師所開創的佛光山事業,針對明清傳統佛教的諸多弊端,繼承發揚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成功地實現了太虛所主張的「三佛革命」。在人間佛教的建設上,星雲大師有三大貢獻:

第一、在教理方面,將太虛所提倡的「圓漸的大乘」落實於以禪宗的超越性智慧點化的人乘正道,以發達現實人生為本,既符契儒家的傳統精神,又具有佛法的超越性,為振興佛教開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生路。

第二、建立了弘揚人間佛教的道場──佛光山,並在全球五大洲建立起近三百處道場。自有佛教以來,其弘傳從未走出亞洲,而星雲大師於末法時代將佛教傳播於全球,實乃不可思議。

第三、建立了菩薩僧團,樹立了菩薩僧的榜樣。佛教雖有大乘,但從未建立大乘僧團,出家眾皆按聲聞乘律儀修行。據佛教記載,佛世僧尼中修大乘道的比丘只有彌勒、文殊二位。後來龍樹菩薩想要建立大乘僧團而未能實現。星雲大師是培養佛教人才的天才,他培養出了一大批弘揚人間佛教的骨幹──一千多名優秀的僧尼,建立了大乘在家菩薩的僧團──國際佛光會。星雲大師自己示現了一個菩薩比丘的榜樣,全身心投入弘法利生的事業,而且率導千餘僧尼做菩薩僧,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為原則,針對傳統佛教僧團的積弊,吸取現代管理思想,建立了既符合佛陀戒律、又適應大乘弘法需要的完善僧制。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不少寺院也在學習佛光山,宣導人間佛教,但因各種條件限制,進展很慢,未把握好出世和入世的尺度,產生人間佛教庸俗化的偏弊。這幾年來星雲大師的著作,在大陸影響不小,其思想得到許多人特別是商界、政界、知識界人士的認同。希望海峽兩岸共同努力,大力宣揚星雲大師的思想,推廣佛光山的人間佛教榜樣,促使中國佛教沿著人間佛教的路徑順利前進,作弘揚國學、建設民族文化的中堅力量。

(全文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