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的這些與那些

文╱張玉芸 |2017.12.29
1002觀看次
字級

文╱張玉芸

傍晚女兒來電分享近況。她走往學生活動中心與同學相約午餐的路上,遇到一位行動不便,坐著輪椅的孤單老婦人。看她眼神迷茫,女兒前去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是女兒的天性,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她總是付出行動……

◎天性與教養

今天遛狗時候,遇到一隻性情內向害羞的黃金獵犬,當牠遇到吾家超級熱情的小狗時,只好一直躲避到主人身邊去。主人說牠是一隻母狗,不喜歡跟其他小狗玩,性情很憂鬱。又說牠雖然已經結紮,發春季節還會自以為懷孕,展現懷孕症狀,譬如情緒低落、食欲不振等等。

「她曾經懷孕嗎?」我問。

「不曾。」她說。

「竟然會有懷孕的症狀,好奇妙喔!」我說。

「這是自然天性啊!」她說。

我常常驚嘆關於天性這件事,我們的小狗出生於農場,出生一星期之後,來到我們家這個新的環境;三個月大的時候,一個清晨,牠發出第一聲狗吠聲。接著沒多久,牠小便時開始抬高一條腿,從來沒有人教牠啊。小狗與人相處卻沒有學會人類的語言,反而在沒有任何教育的情況下,學會了狗會做的事情,真的很奇妙。

泰山的故事讓人質疑,離開人群的人,若與某種動物相處,真的會學習該動物的語言和習慣嗎?天性與教養,二者之間如何較勁?如何切磋?又是如何磨合成形?始終是耐人尋味的課題。

◎理性與感性的戰爭

女兒還小的時候,夜市是她們的鄉愁,回台灣的時候,逛夜市是必要行程。那時候,我總是想要訓練孩子理性的思考,理性是我理想中的教育方式,也試著身體力行。

那一天,我們帶著二個女兒,六歲和八歲,走在夜市裡吃吃喝喝,買些東西, 也玩些遊戲,其中包含一種套圈圈的遊戲,這是女兒們喜歡的遊戲。我們繼續走著逛著,後來又遇到另外一個套圈圈的攤位,女兒們央求還要再玩一次,我想已經玩過,應該適可而止,我沒有同意讓她們再玩這項遊戲。我告訴女兒,因為妳們已經玩過一次,所以沒有必要再玩一次,自制力很重要等等。我其實也是一個有時候不懂自制的人,譬如我當時就是一個不懂自制的超級工作狂,為人母後,也總是以最高標準要求小孩。

當時的我相信說理的重要性,覺得應該跟小孩說得更清楚明白一些,於是我借用這個夜市攤位現場當作教室,我耐心十足地告訴女兒,妳們玩這遊戲的價格一次是二百元,但是你們看這些獎品的價值。我指著最大的獎品,這是這裡最昂貴的禮物,但也是最不容易套到的大玩偶,它位在很遠的地方,又是很難的角度。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去店裡買類似的大玩偶也是二百元左右,但是依照妳們的能力,你們不太可能套到這個大玩偶。假如幸運,你們有可能套到這些小玩偶,我指著近處的這些小玩偶,而它們的價格更便宜。但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妳們一個也套不到,所以也就平白浪費二百元,就像妳們剛才那樣損失二百元。而且妳們剛才已經玩過一次了,這樣就夠了。你們了解嗎?

我在攤位上機會教育女兒,女兒似懂非懂。這個時候,攤位老闆開口說話了,他顯然也很認真聆聽我的教導,算是旁聽生吧。他說:「這位小姐啊,孩子還小,就讓她們玩嘛,妳又何必那麼認真呢。」

「對啊,媽咪,我們想玩啊,讓我們再玩一次啦,再玩一次就好了。」女兒附和。結果可想而知,這一場理性與感性的戰爭,我又輸了。

◎親子管理學

瑪莉和約翰的房子,是一棟四房二廳的獨棟樓房。最近他們積極整修,在一樓加蓋一間起居室,又大力整頓,栽植前面庭院。如今花花綠綠的花園,搭配新穎豪宅,所有走路或開車經過他們家的人,自然多看幾眼。

對於退休夫婦而言,二人住在這樣的大房子略顯空曠,於是他們開始接待來英國留學的外國學生。今天我看到的是剛剛抵達,拖著大行李箱的一位法國男孩,約十五歲左右。看到他,我想到黃大銘。

黃大銘的父親黃董事長是一位事業成功的企業家。他白手起家,經歷過大風大浪,年輕時單獨一人來到台北奮鬥時,居無定所,曾經住在破舊的車子裡好長一段時間,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把吃苦當作吃補」。

黃董事長雖然強調吃苦,但是對於寶貝兒子,一點也不願意讓他吃苦,一點點苦也沒有讓他嘗過,黃大銘的生活裡應該滿是甜頭。黃董事長夫婦是在連生三個女兒之後,才獲得這個寶貝兒子,於是寵愛有加 。

豈知人生裡,盡是相反的道理,寵愛的結果,往往是恨不是愛。黃大銘就是一個充滿怨恨的小孩,雖然父母和姊姊們都很愛他,他還是覺得全天下的人都虧欠他,他常常很生氣。

黃董事長曾經語重心長地說:「公司裡的五千名員工,我管理上都沒問題,就單單這個寶貝兒子,讓我的管理理論完全失效。」話雖如此,但是外人一看就知道,黃大銘是被寵壞的兒子,難怪管理無方,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裡,黃大銘他才是老闆啊!而他才十五歲。

後來黃大銘也就帶著行李來到英國,就像今天看到的那個法國男孩一樣的住到英國的住宿家庭。只是黃大銘驕縱的個性,並不因為來到陌生的英國而改變,即使是在這寧靜的小鄉村裡,他還是想盡辦法要到市區裡經歷夜生活,那時候的黃大銘總是讓家人和校方傷透腦筋。

回首過往,時光動輒以十年計算。屈指一算,二十幾年已過,走過四分之一世紀之後,現在的黃大銘繼承家業,已為人父,而且施行自己的一套親子管理學了。

◎眼睛裡的神采

傍晚女兒來電分享近況,她說起這個周末的故事。她走往學生活動中心與同學相約午餐的路上,遇到一位行動不便,坐著輪椅的孤單老婦人。看她眼神迷茫,女兒前去詢問是否需要幫助?這是女兒的天性,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她總是付出行動,伸出雙手幫忙。

這位老婦人說要進去這棟大樓參加諮詢課程,這棟建築物雖隸屬於大學某科系,但她身為建築系的學生並無通行證,當她看見有位男學生走出來,就將老婦交給這位男學生請他協助。

女兒與同學午餐完畢走路回來時,又看見剛才的那位老婦人身邊站立兩位警察,女兒走過去詢問,得知這老人不想回家,女兒說她住在附近,想邀請這老婦人到宿舍喝咖啡,警察立刻將女兒拉到一旁說,這是一位孤單的老婦,她總是進入別人家裡不願出來。女兒非常同情這位孤單老人,她說她有功課要做,現在回家拿電腦筆記出來,可以陪她一起坐在咖啡館。於是她推著老人的輪椅去咖啡館,試了第三家,終於找到合適的咖啡館。前面兩家有一家太吵,一家輪椅推不上去;在咖啡館,女兒邊做功課邊陪她,女兒說她看見了孤單老人的眼睛裡出現歡樂的神采。就這樣一直到傍晚,女兒必須回宿舍準備晚餐,老婦請女兒幫忙叫計程車回家,女兒於是幫她,老婦非常感激。

女兒說,本來想今天是星期三,或許可以去陪這位老人,但她因為功課繁忙無法分身。我囑咐她自己要小心,若自己無法幫忙,可以打電話給社工人員。女兒說這老人只是需要有人陪著她而已,為什麼每一個人都這樣呢?只知道叫警察,叫社工人員呢?女兒,媽媽以你為傲,但是妳若無法擔負太多的責任時,當然需要尋求協助啊。

掛下電話,想起女兒說起看見孤單老人眼中的那分神采時,我掉下眼淚了。非常非常以她為傲,因為她看見了很多人看不到的那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