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 台灣牛古事

文/思云 |2017.12.06
1189觀看次
字級

文/思云

台灣牛開拓荒島,一直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台灣諺語中,牛也有相當的分量。

台諺有:「多牛踏無糞,多妻無處睏」、「牛就是牛,牽到北京也是牛」、「牛瘦無力,人散(窮)白賊(不誠實)」、「牛鼻不牽,要牽牛耳」、「牛無牽過溪,屎尿不敢放」、「牛過溪,厚屎尿」、「牛椆內,鬥牛母」、「牛尿龜,撐(音鄭)石板」、「牛面前,讀經」(對牛彈琴)……真是不勝枚舉。

荷蘭占據台灣時,荷人從大陸引進牛隻供漢人耕作,本省人對牛相當偏愛,因為牠是勞力資源,大有「見其勞,不忍食其肉」也。早在清朝時,律令也有禁宰牛、買賣牛肉的條文,民間也有詩文稱讚牛隻助耕,至於台灣如何保護牛隻,可以講古了。

日據台灣時,台南府城有一位名叫吳得的人,這人破了戒,買進老牛來宰殺,牛肉賣給日本兵,這種行為是前所未有的。他不出三年就賺了數萬日圓,眾人大罵吳得,也很瞧不起他。雖然他有些顧忌,可是錢賺多了,難免財令智昏。吳得每天夜晚出入燈紅酒綠,盡情狂歡,有時為了表現闊氣,竟用五元紙幣引燃點煙,酒女娼妓稱他是「大耳」。

可是,不到幾年,他得病在床上,夢見數百牛隻圍著他,踢他、觸他,吳得幾乎嚇死。後來,吳得到岳帝廟向牛爺祈求赦罪,病才漸漸痊癒,此後這位人叫「牛肉得」的家境逐漸中落。

台北廳屬枋寮城門外,日據時代有禁止在城內賣牛肉的石碑,碑文這樣寫的:「公禁牛肉毋許入街買賣,力田有功,照律不得傷害,倘敢故違,聽人奪去,無礙遇促逞兇,定即拏送不貸。」碑文文句生硬,當時有很多人「看沒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