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84)

文/星雲大師 |2017.09.29
2838觀看次
字級
禪宗一向提倡自覺教育,中國的禪宗傳承到六祖惠能大師之後,開演成五家七宗,禪法大興。圖為廣東韶關的曹溪南華寺,又名六祖寺,為六祖大師宏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故稱「六祖祖庭」,又稱曹溪祖庭。圖為南華寺山門,寺內的六祖殿旁,題刻有六祖偈:「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圖)圖/妙熙
禪宗一向提倡自覺教育,中國的禪宗傳承到六祖惠能大師之後,開演成五家七宗,禪法大興。圖為廣東韶關的曹溪南華寺,又名六祖寺,為六祖大師宏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故稱「六祖祖庭」,又稱曹溪祖庭。圖為南華寺山門(圖),寺內的六祖殿旁,題刻有六祖偈:「菩提自性,本

懸崖撒手放下一切
懸駝就石沒有效率
覺行圓滿成佛作祖
觸目無滯所見無障
觸途成滯遇事不通
饑不擇食不擇手段
饒益有情利益大眾
辯才無礙能言善道

自覺
文/星雲大師

教育的類別很多,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在許多教育當中「自覺的教育」最為重要。佛陀之所以成為覺者,就是他能「自覺」,而後「覺他」,最後達到「覺行圓滿」。
佛陀自覺了什麼呢?必定是自覺到自己的能量不夠、慈悲不夠、耐力不夠、智慧不夠、心地不明、助人的悲心太少、給人的助緣不足、對眾生的苦難無力幫助;由於覺悟到自我的缺陷、自我的不足,因此發心解決現前的問題。有了自覺,就會自動自發、自我要求、自我解決;吾人能自覺、能發心,學習必定更容易進步。
人生要自覺什麼呢?略述如下:

一、自覺自己的能力不夠:自覺工作的能力、講學的能力、助人的能力、明理的能力都不夠,就如同菩薩常生起慚愧心,「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淨,恥有所不能」。因為能力不夠,所以更要發菩提心,勇猛精進,以發揮人生最大的力量。
二、自覺對人有所不起:做人要經常感到對不起別人:對他人沒能幫上忙、對人沒能有所利益、對他人的問題未能協助解決等。因為感覺對人不起,所以要發心、回向,付諸行動,才能真正幫助別人。
三、自覺自己的悲心不夠:人要經常自問:別人在貧窮困苦中,我能救助他嗎?別人在艱難危險中,我能幫忙他嗎?別人在困惑迷惘中,我能助他心開意解嗎?別人在執著無明時,我能讓他客觀明理嗎?如果不能,表示自己的悲心不夠,應該奮發圖強,完成自我。
四、自覺自己的願力不堅:人都懂得要思考:學問如何成就?做人如何成功?事業如何表現?能力如何健全?但是要做到卻不容易。因為自己沒有堅毅的願力,沒有「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勇氣,因此每當遇上困難,很容易就從前線敗下陣來,頹喪不已。有了這番自覺,所以要更加發心立願。
五、自覺待人不夠真誠:對於朋友,我有真誠的與他相處嗎?對於家人,我有真誠的協助他們嗎?對於同事,我有真誠的給予助力嗎?對於社會,我有真誠的貢獻心力嗎?即使對人不能有所幫助,也不能欺騙、應付,應當至誠表達。真誠是做人處事的根本,待人不誠,怎可怪人待我不好呢?
六、自覺耐煩不夠:做人做事應該要耐煩,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耐煩嗎?別人說話,我不耐煩聽;別人做好事,我不耐煩知道;面對公共事務,我不耐煩合作。不耐煩,就會一事無成,所以要改善。
自覺的內容很多,你有自覺應該要助人嗎?你有自覺每日行善多少嗎?乃至自覺所學有用嗎?自覺工作發心嗎?自覺身心健全嗎?倘若沒有自覺,即使給你再好的東西、教你再多的道理都沒有用。所以,人要不斷自覺,自覺才會進步。

──摘自《人間萬事》第十二冊 p.160

【佛教典故】
●懸崖撒手
1.比喻人到了絕境,只能義無反顧另作選擇;或在緊急關頭,放下一切不管。
2.離盡諸妄,絕後重甦,又作「撒手懸崖」。

唐末五代‧永安淨悟禪師(青原下六世)。僧問:「如何是出家底事?」師曰:「萬丈懸崖撒手去。」
(《五燈會元》卷六)

●懸駝就石
用刀準備剝死駱駝的皮,為了把刀子磨鋒利,將駱駝懸吊上樓,以牽就置於樓上的磨刀石。比喻用力多而效率低的愚蠢做法。

蕭齊‧求那毘地譯《百喻經‧就樓磨刀喻》:「昔有一人,貧窮困苦,為王作事,日月經久,身體羸瘦。王見憐愍,賜一死駝。貧人得已,即便剝皮,嫌刀鈍故,求石欲磨。乃於樓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來下而剝。如是數數往來磨刀,後轉勞苦,憚不能數上,懸駝上樓,就石磨刀,深為眾人之所嗤笑。」

●觸目無滯
所見之處,毫無障礙。意指若能了境非有,觸目無非道場。又作「觸目無障」。

唐末五代‧雲門文偃禪師:「直得觸目無滯,達得名身句身,一切法空。山河大地是名,名亦不可得。」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中)

●觸途成滯
指心塵壅塞,故遇事不通,對理不達;心生染著,故我見增長,不得自在。又作「觸途俱滯」。

唐末五代‧雲門文偃禪師:「迷本底人,觸途俱滯。悟本底人,為什麼有四大見?」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中)

●飢不擇食
1.飢餓時不挑選食物的好惡。比喻急迫需要時,顧不得選擇。
2.內心保持清淨,沒有分別揀擇。

●辯才無礙
1.形容能言善道。
2.通達諸法,隨機施教,說法善巧,毫無障礙。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殖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