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六腳,行腳

圖與文/張廷鋐 |2017.06.12
8210觀看次
字級
位於北港溪堤防外的大庄五福宮舊址,已然被農民播種的玉米田淹沒。圖/張廷鋐
位於北港溪南岸的嘉義六腳鄉蘇厝村內的五福宮新址,主祀天僊五帝。圖/張廷鋐

文/張廷鋐

六腳,是嘉義縣西部的鄉鎮,以北港溪與雲林縣的水林鄉、北港鎮為界,據傳清乾隆年間,有六戶農家開墾北港溪南岸,故得名「六腳」。

民國一○○年(二○一一),第一次來到嘉義縣六腳鄉,是因為偶然之間參與了教師研習,抵達將近百歲的糖廠,見證了台灣製糖的百年風華,並試著了解昔日「種甘蔗給會社秤」的百般無奈。

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再次認識六腳是因為《人間福報》的報導,得知在北港溪的南岸有一間廟宇因為河道的變遷而搬離原地,舊廟留於舊河道之中,居民只得另覓新天地,在堤防內建立家園,並建立新的信仰核心。

今年,民國一○六年(二○一七),跟隨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腳步而蒞臨雲林縣的北港,趁著休息的空檔與友人四處走踏,跨越了北港溪而來到了嘉義縣六腳,原欲前往新港奉天宮參拜,只是無意間迷失了方向,走到六腳鄉蘇厝村大庄五福宮,赫然發現此地竟是《人間福報》所述於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遭洪水沖毀的廟宇。

與廟方人員攀談而得知,大庄五福宮乃創建於清道光年間,前殿為五福宮主祀天僊五帝,後殿為北宸宮奉祀玄天上帝,隨後經歷清咸豐年間與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的整建,五福宮漸有規模並成為今日嘉義縣六腳鄉蘇厝村、雲林縣北港鎮水埔里、扶朝里等地的信仰中心。

進香結束後,四處查訪相關史籍,得知: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位在日本南方的艾倫颱風,因藤原效應而將東沙島附近的熱帶性低壓引入台灣,在嘉義縣布袋鎮一帶登陸,低壓離去後更引入大規模的西南氣流,致使台灣西部地區降下豪雨,旦夕之間,台灣西部地區因豪雨而成災,各地皆有淹水情事傳出;位在北港溪左岸的六腳,因北港溪的氾濫而哀鴻遍野,其中大庄五福宮更被大水淹沒而陷入汪洋之中;後來,台灣省水資源局為免河川再次氾濫而興建堤防,造成被北港溪水流竄的大庄五福宮已位在堤防之外,蘇厝居民只得在生活較為安定後於堤防內重建信仰中心──大庄五福宮。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於中學教書,已然數個寒暑,時常於課堂間播放行腳於各地的照片,而得到學生的呼應,筆者總是建議孩子們坐著思考不如起而行,體驗大地的脈動。

旅人們若有幸走訪六腳,不妨走入創立已然超過百年的蒜頭糖廠,或許無法聞到製糖的焦糖味,卻可以探訪糖廠內的那一番獨特人情味;旅人們若有幸走訪六腳,不妨踏訪大庄五福宮新址,或許廟裡頭因未逢假日而人煙渺至,卻可以體驗傳統信仰的寧靜氛圍;旅人們若有幸走訪六腳,不妨走進北港溪的堤防邊,進而從北港溪的氾濫、改道,造成昔日在地信仰中心大庄五福宮舊址深陷河道的現況,領略大自然的浩瀚無涯與人類的渺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