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薦

文/全集編輯部 |2017.05.16
1339觀看次
字級

名家推薦

星雲大師弘法超過一甲子,佛光普照五大洲,廣結善緣,包括宗教、學術、藝文、政治、商業等各行各業,在《星雲大師全集》出版之際,各界捎來眾多回響,摘錄如下:

豐沛思想能量 令人敬佩

文/鄭麗君(文化部部長 )

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生活化、藝文化、國際化、人間化」,大師數十年來以其著述及實踐,對台灣文化及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星雲大師全集》收錄大師一生中文圖書著作,總成其思想,共三千餘萬字,多元探討家居、生活、做人處事、信仰、入世、就業、修行等範疇。大師以九十一歲高齡出版如此泱泱巨著,其豐沛的思想能量及生命力,令人敬佩。

星輝河漢 雲舒人間

文/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大師精采人生的背後,其實就是一步一腳印的願力與堅持,是堅強剛毅的人格,成就了大師卓著恢宏的志業。

大師以其深入淺出、通俗易解的手法,深掘湛深的佛教藏海,為我們人生注入智慧的活水源泉。《全集》卷數之安排,也寓有深義:三百六十五之數,對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年既盡,一年又始,如此往返反復,循環不已。也象徵著大師的心願與志業,圓滿圓融,無窮無盡。

向星雲大師致敬

文/呂學錦(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在太虛大師八十歲誕辰的祝壽活動中,當時星雲大師以「永不變易的信心,永不後退的道心,永不息滅的慧心,永不冷卻的熱心,永不失望的悲心」稱讚太虛大師。如今綜觀星雲大師畢生奉獻佛教,廣傳人間,八十年如一日,令吾人讚歎的何嘗不是大師永不變易的信心,道心,慧心,熱心和悲心。

夜晚,有美麗的星星,

白天,有飄動的白雲。

《星雲大師全集》的出版如同給了人類美麗的星星和飄動的白雲。

星星常在,白雲常飃。

佛光普照,法水長流。

給的佛教 遙契佛陀本懷

文/賴永海(南京大學首批資深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

大師對於當代佛教的另一個重大貢獻,就是逐漸把注重「求」的佛教,變成強調「給」的佛教。大師所提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及「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給」的佛教,不僅遙契佛陀本懷,而且代表著佛教今後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

只要你進入這個「佛法寶藏」,一切答案已盡在其中。

坐看雲起時 人間大歡喜

文/葉小文(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前國家宗教局局長)

大師說,世界上有金錢、有名位、有富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歡喜」才可貴。如果擁有了世界上的一切而不歡喜,人生有何意義?當然,這個「我」是「大我」,歡喜也不是個人單獨的歡喜,而是與人共享、共有,用佛教的話說,就是人間佛教「法喜充滿」的「大歡喜」。

《星雲大師全集》出版,坐看雲起時,人間大歡喜。

知足珍惜 活在當下

文/曲全立(台灣3D首席導演)

心,取決著世界會有多大。

大師是這麼說的,「隨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惜當下;當下,不在他方淨土,而是內心一念。」世界再大、腳步再快,靈魂也要跟上。看著大師與諸位師父穿著大黃袍,虔誠禮佛的畫面,我看到了什麼是「專注」。

感謝大師!現在的我,學會知足,學會把握時間,回過頭來看,這是一種緣分,延續與佛緣的福報,用對於土地的眷戀與使命感,持續服務奉獻。

人間佛教 解答憂煩原因

文/柴松林(《人間福報》總主筆)

從全集中讓我們知道大師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其終生志業的理由。一是因人間佛教關心我們在現世的生活,所遭遇的憂煩、痛苦。二是他解答了我們所以憂煩痛苦的原因,讓我們明白是因為有太多的欲望。三是人間佛教教給我們一套克制欲望的方法,就是奉守戒律,戒雖恆常,但律在社會變遷時,卻可適時調整,人間佛教是不違背人性的宗教。四是對人間佛教的信仰者,讓我們看到有典型可以模仿,那就是僧侶。

人與人間

文/張作錦(《聯合報》前社長)

少年時期在大陸,隨家人去寺廟禮佛,通常要跋涉於深山叢林之間,因為寺廟多建築在那些地方。但是要去基督教堂,可就方便得多,因為都設在通衢大道、人煙稠密之處。

到了台灣,星雲大師建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乃使局面改觀。談人間,自然要入世,要近人,所以佛光山的道場,多在城鎮鬧區,以方便信眾禮佛、聽道、參加各種活動。 他創辦的《人間福報》,不是只刊載佛教的活動,各種宗教的消息都有。

我們現在有「人」,有「人間」,才可望更向上提升。

深廣典範 自我砥礪

文/張譽騰(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經常受邀到佛光山或佛陀紀念館,參加活動或閱讀星雲大師著作時,對一個人一輩子所能成就事物規模的廣度與深度,感到極度敬佩,並在遭遇挫折時,用以自我砥礪。

短暫人生要如何發光發熱,充分展現價值?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單是其一,已足以不朽,在我看來,星雲大師以一身卻能三者得兼,這是歷史的異數,台灣的光榮,中華民族的驕傲,值得珍惜。

服務第一 依之奉行

文/翁文祺(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

佛光山為照顧山腳下的大樹鄉,協助農民推廣玉荷包荔枝。中華郵政知道這個善舉後,也開辦「關懷農產行銷」活動,整合郵局虛、實通路協助小農全省行銷。

大師知道後,高興得稱讚「中華郵政,服務第一」,並親書墨寶一幅置放於郵政博物館永久陳列。在大師首肯下,我們也複製多份,懸掛在各地郵局營業廳,期勉所有同仁「中華郵政,服務『要』第一」。

盼有緣人都能讀到這部鉅作,更加認識人間佛教的真諦。

大師挹注

紙風車動起來

文/李永豐(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91歲星雲大師,童年的一句承諾,信守了一輩子,飄揚來到台灣,成立佛光山,並在世界各地傳遞佛法,正如春風,給這個社會捎來暖意!

紙風車推動「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星雲大師是第一位捐款贊助的宗教領袖,給予紙風車基金會全面支持。面對大師我曾感謝地說:「星雲大師就像春風,吹起一陣風,『紙風車』就動起來了!」而大師笑道:「希望大眾給社會多一些春風、多一些暖意吧!」

為人間佛教燃燈

回歸佛陀本懷

文/趙雯(中國大陸上海政協副主席)

我欽佩大師。手中空無一物,享受苦難、貧窮、奮鬥、空無,卻「心懷度眾慈悲願」,期盼「平安幸福照五洲」。

仰慕大師。一生「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般若為用」,順應時代,力倡「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傳燈行佛,至偉至善。

祈願大師健康吉祥、慈悲常在,像阿彌陀佛一樣,在在無量壽,時時無量光。依托佛光弟子,推廣人間佛教,引領億萬後人,勇猛精進,超越時空,促進中華和慈、世界和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