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運匠 10年內恐被機器取代

 |2017.05.01
258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來襲,未來有許多職業可能被淘汰,計程車司機恐怕是其中之一。

矽谷創投界提出的「預測AI後的十年大未來」報告顯示,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約莫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從事醫療健保、駕駛、教育和服務業的人,可能都要面臨失業危機。

科技部產學司長邱求慧指出,AI科技崛起的影響力已經是「進行式」,許多行業已起了變化,像是機器人逐漸取代生產線的裝配人員,Fintech(金融科技)發展將讓金融業在未來五年內有很大改變,這些都是短期可預見的未來。

中長期部分,不可忽視無人車(自動駕駛)帶來的產業改革。國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去年底宣告「即日起所有車款配備全自動駕駛裝置」,且預估第一輛商用自動駕駛車將於二○一九年出現,意味著後年將是自駕車取代普通車的元年。外媒日前報導,蘋果也正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相關測試已逐步到位。

邱求慧表示,司機這個職業將逐漸消失,包括貨運員及計程車司機等,估計在未來十年內被逐步取代。

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也說,未來的運匠間不是人與人的比較,而是機器與人的比較。相較於人類,機器表現穩定性高、可二十四小時工作、沒有情緒,運輸成本及安全考量都將遠勝於人類。他說,想像現在一百五十元的計程車資,未來可能只要十五元,比搭捷運還便宜。

不過,邱求慧認為,由於交通影響牽連面甚大,包括法規和基礎建設都必須一起跟上腳步,所以要在短期內有大改變並不容易。

專門分析移動電腦、數位媒體和電子商業趨勢的BI Intelligence預測,全球在二○二○年將有一千萬台自駕車。

面對科技快速發展,黃姓計程車司機坦言會擔心,但也認為這份工作並非只要會開車即可,人性化服務及經驗仍有不可取代性。

計程車司機聯誼會祕書長簡海水表示,科技發展仍需要一段時間,要全面改變沒這麼簡單,從以前的人力三輪車到現在的計程車,只代表新的營運模式會不斷應運而生,順其自然即可,不須太過憂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