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走過下半生 別讓下肢動脈阻塞

 |2017.03.27
267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七十歲的老婦人長年糖尿病、洗腎,之前才動過冠狀動脈手術,近日半夜起床如廁時,總覺下肢無力,日前又在夜裡起身上廁所,卻雙腳癱軟,摔倒骨折後緊急送醫,診斷發現下肢無力是下肢動脈阻塞所致,雖救回一命但恐怕須截肢,所幸接受氣球擴張及周邊血管塗藥支架治療後,才免除截肢的風險;令人感嘆只要一不小心,未來恐怕無法「走」過下半生。

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部長陳偉華說,台灣約有二十到三十萬名下肢動脈阻塞的患者,但多數是等到病入膏肓,下肢無力、跌倒骨折才得知自己有下肢動脈阻塞,如同這名七十歲的老婦人一般,若沒有新型的治療方式,恐被迫截肢。

陳偉華說,罹患下肢動脈阻塞的患者,以三高者居多。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罹患下肢動脈阻塞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高血壓及高血脂罹患風險為一到二倍,抽菸會使風險增加三倍;若以患者總人數來分析,國內糖尿病患者中有四成同時有下肢動脈阻塞、洗腎者有超過六成有此問題。

下肢動脈硬化一開始不會有任何感覺,特別是原先就是糖尿病患者,對於感覺更是相對不敏感,若是屬於高危險群的患者,平時走路走一至二百公尺,雙腳就會劇烈疼痛即是警訊,嚴重者連躺著下肢都會感到疼痛、麻木。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說,下肢動脈阻塞是因為粥狀動脈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尤其是走路時會出現腿部疼痛,導致間歇性跛行。因為休息後疼痛會緩解,故容易遭到忽略;不過隨著時間增長,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

陳沂名說,下肢動脈阻塞好發於五十歲到六十以上歲的老年人,屬於一種老化現象,另外若為糖尿病患者也會誘發;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皆未控制得宜,或是有吸菸、肥胖、腎臟病及運動不足等危險因子,恐使病情雪上加霜。

陳偉華說,下肢動脈硬化的症狀一定是雙腳同時發生,單腳發生可能是神經病變。發現後建議立即就醫,三高患者平時得定時運動,每天至少要走路一小時以上,才能降低發病機率。

下肢動脈硬化 自我檢查

1腳麻、腳痛時,手握雙腳查看下肢溫度是否比體溫低

2下肢麻痛症狀,是否每晚都發生

3下肢麻痛症狀,是否雙腳同時都有

4下肢麻痛症狀發生後,

下肢膚色是否蒼白

5手摸第一、二根腳趾間縫,

是否摸不出脈動

資料來源/陳偉華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