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左起)、內政部次長林慈玲、經濟部長李世光、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國發會主委陳添枝、科技部次長蘇芳慶、交通部次長范植谷與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昨天一起出席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記者會」,當場被記者批評不知道在說什麼,讓官員臉色瞬間凝重。圖/蘇健忠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行政院昨天公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綠能建設與水資源建設部分。綠能建設特別預算將匡列約五百億元,估計十年可創造三兆元經濟效益,目標是永續發展,二○二五年達成非核家園,綠能發電達到二成;水資源部分,八年內將投入二千五百億元,希望做到「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
根據行政院的規畫,綠能建設分為「強化能源安全」、「創新綠色經濟」與「促進環境永續」三大願景,希望達到二○二五年設置太陽光電設二十GW,建置太陽光電技術平台兩年推動計畫;風力發電則在二○二五年達到四點二GW,其中包含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與台中港離岸風電產業專區等。
另將建構沙崙綠能科學城,目標是創新綠能產業生態系。其中包括科學城低碳智慧環境基礎建置、區域性儲能設備技術示範驗證等五項計畫。經濟部長李世光表示,目前各界都在努力發展綠能的儲能技術,因此規畫了區域性儲能示範計畫。
水環境建設部分,分為三大主軸,首先「水與發展」,目標在創造水源、資源永續,提供常態供水每日一百萬噸、備援供水每日二百萬噸。其中包括烏溪鳥嘴潭人工湖計畫、伏流水開發工程、雙溪生態水庫工程、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等建設。
另外「水與安全」方面,目標為改善淹水面積二百平方公里、設施縣市管堤防護岸及雨水下水道完成二百五十公里、中央管河川及區排治理一百二十公里以上、海提改善達十六公里以上。其中包括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計畫、湖山水庫第二原水管工程等。
至於「水與環境」,目標為營造八十八處河川環境景觀及棲地,以及四百二十公頃的親水空間。其中包括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再生水工程、深層海水取水工程計畫等。
政務委員吳政忠表示,綠能建設政府主要工作在建置相關法規,要投入的預算不多,太陽光電與風電部分將可帶來一點八兆元的國內外投資,台電也將針對建置綠能電網提出十年計畫,是這次建設的重頭戲,希望未來台灣能變成亞洲重要的綠能生產基地。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指出,本計畫是前瞻未來台灣三十年經濟發展需求,規畫出五大項目,首先要縮短區域落差,需要有便捷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與軌道建設;其次是解決極端氣候變化對國土造成的衝擊;三是在水資源、綠色能源轉型上,都需有新投資;第四則是數位轉型,除了基礎建設之外,還要保障數位公民權,讓民眾有公平機會接近網路;最後則是彌平城鄉在文化與景觀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