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助緣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7.03.19
12029觀看次
字級

福慧家園三月十二日共修會主題「六種助緣」,由港澳總住持永富法師主持,禮請環亞機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暨行政總裁宋海西、香港外科專科醫生翁裕雄、航空服客艙經理李靜幸、信諾建顧問公司董事林淑惠、達廣國際投資控股副總裁郝瑩,與社團法人庭芳慈善關懷協會理事長蕭菁菁等各領域事業有成人士現身說法,藉由工作經驗與生活體驗,分享自己如何將星雲大師所教導「微笑能助長活力、寬恕能助長氣度、包容能助長和諧、放生能助長壽命、慈悲能助長人緣與讀經能助長智慧」等六種助緣,落實於生活的處世智慧,並勉勵大家佛法要能付諸實踐,方能締造幸福與安樂的人生。

如何才能讓嘴角上揚?身體記憶、心理開朗、靈魂釋放;從事空服工作三十多年、以客為尊的李靜幸分享「微笑能助長活力」的體驗時提到,接觸佛法後,除了學習以微笑來愛自己、肯定自己之外,在工作中也秉持著「伸手不打笑臉人」原則來發揮敬業精神,並以一分同理心來體諒客人的需要,她感恩佛法帶給自己的轉變,認為當自信綻放出來後,面對客人就會覺得非常自在。

「寬恕能助長我們的氣度。」以寬恕來廣結善緣的林淑惠談到,寬恕能贏得敬重、融化仇恨、感動人心與和諧歡喜,在生活中若遇到境界,要能轉換心情、把情緒管理好;待人寬厚、少一分責備、多一分讚嘆,方能讓我們的人格提昇、增長氣度與助緣。

「感謝星雲大師,讓我有因緣成就佛緣;感謝有佛法相伴,讓我增長智慧。」郝瑩提及,包容是一種胸懷、是智者的展現,更是一門精深的藝術,生活中對人要多一些包容,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家庭為例,要互尊互敬,才能讓家和萬事興。

「護生是本、放生是末。」熱心公益不餘遺力的蕭菁菁引用星雲大師智慧法語說明,給人正面能量、善因好緣、尊重生命,就是護生與放生最佳展現,關懷別人,最大的收穫是自己,也是一種福報。

宋海西表示,培養好的行為,等於培養善業,慈悲就是善業的一種行為,慈悲可增長人緣,慈悲行為的利益包括:理解包容、避免仇恨;氣度寬宏、感動人心;你有我無、皆大歡喜;優質情緒、贏得尊敬;寬大待人、四海一家,慈善的行為,必能帶來人緣寬廣、人見人愛、處處貴人、利益無量。

「讀經是提昇智慧的方式。」行醫濟世多年的翁裕雄分享,讀經不會影響工作,會讀經的人,百忙之中也會抽出時間來讀經,讀經的好處很多,包括尋求人生的意義、落實人生的目的、貫通般若的思想、規律的起居生活、發心修行六波羅蜜、身心自在圓滿生命等,多讀經與閱讀星雲大師所著的書籍,方能開啟智慧。

「我所做的,如何把最好的給人,就是奉行星雲大師柔軟與慈悲的身教。」以師志為己志的永富法師,除了以各種曲調帶領高唱「老拙歌」等歌曲,鼓勵大家學習寬容與「不倒翁」,遇到挫折、馬上奮起的精神之外,也引用文殊菩薩「遇緣即是師」的聖言勉眾,學佛是為了改變觀念,《阿彌陀經》中提到,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所以「緣」非常重要。

讀經要能學會「轉」,轉變因緣、轉識成智,才能真正得到功德利益,期許大家面對世間的一切要能瞭解因緣、歡喜承擔,在生活中力行四給、多發願,廣結更多的善因好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