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許多女性因為自然生產、肥胖、便秘等原因而有子宮下垂困擾,過去以陰道或子宮切除為主,然而新式的子宮修補方法,可以穩固的托住脫垂的器官,不必將子宮切除,對年輕、還想擁有子宮的患者是一項福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部膀胱功能科主任馮錦良指出,引起子宮下垂的主要原因是骨盆肌肉或韌帶弱化或受傷,引起骨盆器官脫垂。引起因素包括懷孕、自然生產、停經、手術開刀、肥胖、抽菸、長期抬重物、便泌或咳嗽等,都可能會引起骨盆器官脫垂。
子宮下垂會出現下墜感和下腹沉重感,如果下垂到某個程度,還會出現性交不適,若掉到陰道口,患者會摸到子宮頸,甚至子宮體,若掉到陰道外,連走路都不方便,且子宮頸摩擦到內褲,還會發生破皮潰瘍。且子宮前有膀胱,後有直腸,子宮下垂有時候還會連帶造成膀胱、直腸脫垂,導致頻尿或是大便解不乾淨。
馮錦良說,以往子宮下垂是以陰道或子宮切除為主,許多年輕、還想擁有子宮的患者無法接受,傳統的子宮懸吊手術是將子宮韌帶綁住、上提,但卻常出現鬆脫問題,而新式手術方法,是將一長條筋膜懸帶植入體內,用四個點,加上一片網子,將脫垂的子宮承托,使其恢復到正常的位置,且傳統子宮切除仍無可避免膀胱、直腸繼續往下垂,這種方法除了子宮,包括膀胱、直腸等一併調整到正常位置,目前北市醫利用這個方式已經完成患者十二例,效果相當良好。這項手術並無健保給付,約需花費三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