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趣話年齡與黃色

文/古傲狂生 |2017.02.21
1937觀看次
字級

文/古傲狂生

重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讀到「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記得這個黃髮垂髫是指小孩,看了注釋,才發現自己搞錯了。「垂髫」是指小孩,古代男子成年要加冠,而童子未冠者頭髮下垂;而「黃髮」則指老人,老年人頭髮由白轉黃,舊時這是長壽的象徵,所以用來指老人。

仔細想來,黃色跟年齡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古今漢語裡有很多這方面的詞兒,我們來盤點一下吧。

●黃毛丫頭

指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有點含戲謔或輕侮的意味。現代口語裡常用這個詞,與之相類的還有一個黃毛小子,也是輕視年輕小伙子和小孩的一種稱呼。這兩個詞由來已久,莫非中國人很早就愛趕時髦把頭髮染黃嗎?當然不是。

小孩剛出生到兩三歲時,頭髮有些偏黃。還有,早年間由於營養不良,一些十四、五歲以下的少女未發育成熟,導致毛髮稀疏而發黃,這便是黃毛小子和黃毛丫頭的來歷了。

●黃花閨女、黃花姑娘

指還沒婚嫁的女孩子,也就是現在說的處女。黃花閨女這種稱謂在我國十分盛行,跟髮質無關,卻跟一種古老的化妝術有關。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愛貼黃花,就是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木蘭詩〉中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說的就是這個了。同時,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比喻人有節操。兩相結合,黃花閨女、黃花姑娘就成了處女的代名詞了。

民間傳說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曾在臘梅樹下小憩,梅花落到臉上留下花痕,十分嬌媚,宮女紛紛效仿,導至梅花妝(花黃)逐漸風行天下。不過據專家考證,花黃起源應該比壽陽公主生活的南朝更早。

●黃口小兒

也是指小孩,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小孩子的頭髮有可能是黃色的,但嘴怎麼會也發黃呢?黃口出自《孔子家語》:「孔子見羅雀者,所得皆黃口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這段文言很好理解,黃口指的是幼鳥,幼鳥的嘴發黃,這才有了這個稱謂。再看黃口小兒,實際上把小孩比喻成了幼鳥,這本身就是戲謔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