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慶雞vs.好鬥雞

文/朱莉雅 圖/沈安娜 |2017.01.15
2708觀看次
字級
菲律賓鬥雞 圖/沈安娜
添丁炮上的吉祥雞。 圖/沈安娜

一般民間習俗,雞是報喜的吉祥動物,可是從遠古至今,偏有些人刻意利用雄雞「不容牠雞侵犯領土」的特質發展出鬥雞活動……

一般喜事,報喜的動物通常是由雞來擔綱;台灣的婚禮習俗,甚至新嫁娘入門時一定要在陪嫁隊伍中,準備一隻坐擁金山銀山、四周子孫綿延(通常以雞蛋代替)的「帶路雞」,象徵新嫁娘將喜氣帶入夫家。

而孩子誕生、滿月或一般成人慶祝生日,也會大方分送用顏料染紅的紅雞蛋,顯見紅雞蛋在中國民間是祥瑞之物,有賜福送子、喜慶安樂之意,眾親友一邊剝去蛋殼一邊口說吉祥話,也是對於新生兒一生平安表達祝福、象徵家族子孫滿堂的最美好祝福。

生日滿月都送紅蛋

中國民間更流傳著一首民謠:「紅雞蛋,滿臉串,今年吃你的喜饃饃,明年吃你的紅雞蛋。」喜饃饃是一種婚慶吉祥的風俗食品,俗傳:喜饃饃帶回去,親人吃了得吉利,也能早生貴子。「紅雞蛋」則是孩子降生報喜的標誌,可說是一種起宣告作用的物體。

如果是男孩,紅蛋要送雙數,染紅後還要在雞蛋的一頭用墨點一個黑點,表示「大喜」。男孩送雙數的原因是,孩子長大以後好找媳婦,和媳婦成雙成對,必能花好月圓。如果是女孩,雞蛋只染紅色,不點黑點,要送單數,表示「小喜」。送了單數的雞蛋,說明家裡添了女孩,將來好嫁出去。

雞鳴報喜吉祥歡欣

事實上,從遠古至今,關於雞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無處不在。話說回來,雞除了是民間習俗中報喜、叫喜的吉祥動物,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也記載了當時風行於宮廷或民間的鬥雞遊戲,甚至有史學家提出觀點,認為某些朝代就是亡於君王耽溺鬥雞娛樂。

無論如何,鬥雞可說是世界上相當傳統的娛樂方式。據維基百科表示,鬥雞最早推估是由百越中的泰系民族發展出來,之後逐漸傳到亞洲各地包括中國、印度、東南亞,之後再傳至歐洲、美洲、非洲等地。

鬥雞娛樂歷史悠久

雞原本不是特別兇猛或攻擊性強的動物,但在某些情境下或是發情期間,卻有「不容牠雞侵犯領土」的特質,這也讓某些利欲熏心、無聊幫閒的人,刻意利用雞的此一特質,衍生出讓雞互打啄咬的活動。

以中國大陸為例,漳州鬥雞、中原鬥雞、吐魯番鬥雞、西雙版納鬥雞,並稱「中國四大鬥雞」娛樂活動。今陝西寶雞還有以「鬥雞台」為地名的史蹟。據考證,鬥雞在中國歷史上久盛不衰,曾被人作為消遣和誇豪鬥勝的手段,以後又推廣到軍中,用以激勵戰士的勇氣,提高兵卒的鬥志。

古今中外皆玩鬥雞

據傳山東水泊梁山一帶,鬥雞活動歷史悠久,當地老東平、壽張縣城,自古就有鬥雞場和鬥雞館,儘管和其他地方鬥雞活動一樣也具有賭博的性質,但這一帶主要還是群眾廣泛參與的娛樂項目之一,所以,這一帶稱鬥雞為「玩鬥雞」。每逢重大節日和集會,鬥雞愛好者便聚攏在一起稱重比鬥,圍觀者則吶喊助威,呼盧喝雉,甚是熱鬧。目前的水泊梁山一帶,鬥雞活動甚至成為旅遊業的表演項目,為當地農民收入的新亮點。

至於在世界其他國家中,印度的鬥雞娛樂歷史十分悠久,其他盛行鬥雞的國家還有菲律賓、日本、泰國、緬甸等,主要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相關鬥雞活動約於公元前五世紀傳入歐洲,之後又傳至世界其他地方,如美洲的厄瓜多、尼加拉瓜、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拿馬、墨西哥、秘魯、多明尼加、路易斯安那……

菲國舉辦世界大賽

菲國為全世界極少數讓鬥雞合法化的國家,該國甚至以此為「國粹」,宣稱:「沒看過鬥雞,就不算到過菲律賓!」

不久前,菲律賓在首都馬尼拉,更舉辦為期三天、號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斯萊舍盃」鬥雞大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狂熱觀眾。馬尼拉體育館內,二十隻雞同時在十張鬥雞台上翻飛騰挪,拚得天昏地暗,台下上萬名觀眾大呼小叫,口哨聲震耳欲聾……

一般說來,進行鬥雞遊戲的雞,不是一般家庭飼養的雞,而是一種特有的玩賞型雞種,而且多半以雄雞為主(只有少數地區是讓雌雞上場)。此種雞以不好惹的壞脾氣及善打善鬥而著稱,又名打雞、咬雞、軍雞,國外則稱其為英雄雞,是人們從「原雞」逐步選育、馴化而成,而且在培育過程養尊處優。

馴養原雞善打善鬥

雄雞之所以相鬥,主要是在嚇阻勢力範圍遇到入侵者,或為爭食,或為奪偶,才會以相互打鬥決勝負,而雞隻的主人通常在賽前都會想辦法先把雞給惹得火氣上升(例如在母雞面前出現另一隻對母雞示好的雄雞),雄雞上陣時便會火力全發、勢不兩立、打鬥激烈。

有些天性好鬥的雞,一打起架來像在拚命,置生死於度外,彷彿打算戰鬥到最後一口氣。但通常主人若愛惜自己的鬥雞,會捨不得讓雞打得過於激烈而受傷,所以只要一方落荒而逃,通常就算分出勝負,裁判也會適時叫停,讓主人各自將雞帶開,慢慢安撫雞兒高張的不服輸情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