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遺保存修復 台灣文資軟實力

 |2016.12.01
1138觀看次
字級
萬金聖母堂模型。圖/王昭月

【本報高雄訊】文化資產保存的大敵,最怕碰上天災與人禍,所幸現代科技精進,許多遭致破壞的文物可經由修復重現歷史身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即日起在佛陀紀念館第三展覽廳推出「遇見.修鍊.重現─台灣宗教遺產保存修護特展」,展出多件歷時百年的宗教文物,呈現台灣文資保存的軟實力。

「遇見.修鍊.重現」特展昨天在佛陀紀念館揭幕,展區規畫八大主題,呈現宗教建築、神像神衣,宗教彩繪壁畫和匾額等宗教文化精髓,還有佛光山歸還北齊佛首「金身合璧」的動人事蹟。

這次特展也跨越宗教門派,展出的文物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的「釋迦出山」黃土水翻銅作品、北港朝天宮典藏百年神轎、一九二六年間關聖帝君巡境的四抬神轎、萬金聖母堂手抄《聖經》等。

「一○五年是台灣文化資產的災難年。」文化部文資局副局長邱建發感慨,點出文化資產保存不易。他表示,年初的台南大地震及今年夏天連續三個颱風,讓國內多處古蹟受到毀損。天災之外,人禍還有火警、文物販子,有些寺廟、古宅被文物販子盯上,東西都不見了。

他表示,文資保存路迢迢,跟都市開發與天災人禍都會產生衝突,而文資中心是文化部唯一的科學單位,能運用科技復原舊文物進而保存,這次展覽即可看見近年的文資修護技術。

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說,兩年前佛光山促成北齊佛像金身合壁,鑑定過程找的就是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完整的史料紀錄;這次特展將展期拉長到半年,希望讓大眾見識到台灣文資保存的軟實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