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 乾隆御題雕過去七佛青玉缽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2016.11.23
2345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年代:清.乾隆(1736-1795) 材質:和闐玉 尺寸:口徑18.5公分、高15.5公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與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紫禁城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政治中樞,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寶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和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合作「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乃集北京故宮博物院、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承德市外八廟管理處,數百年皇家收藏的佛教文物,將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台灣高雄佛陀紀念館開幕。

此首次展覽有五大必看文物:〈清人畫弘曆扎什倫佛裝像唐卡、〈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慈禧太后朱筆寫本〉、〈乾隆款掐絲琺瑯釋迦牟尼壇城〉、〈乾隆御題雕過去七佛青玉缽〉、〈緙絲十六羅漢圖掛屏〉。上圖即為〈乾隆御題雕過去七佛青玉缽〉,從缽上〈七佛偈〉、〈清高宗御製詩〉背後深意來看,可知清朝皇帝和古佛的因緣甚深,茲介紹如下:

乾隆御題雕過去七佛青玉缽

缽青玉製成,表面染成藍色。深直腹,圜底。外形渾圓,凝重飽滿,古樸典雅。缽外壁陰刻填金「過去七佛像」和乾隆帝丙午年(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御筆〈過去七佛偈〉,落款後陰刻圓形陰文乾卦印和方形篆書陽文印「隆」。內壁陰刻填金〈題和田玉七佛缽〉御制詩一首。從乾隆帝對該詩的自釋可知,這件玉缽是乾隆帝仿照蘇州開元寺所藏佛缽樣式,採用和闐美玉精雕細作而成。

〈過去七佛偈〉

第一毗婆尸佛偈────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

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第二尸棄佛偈─────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第三毘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第四拘留孫佛偈────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第六迦葉佛偈─────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第七釋迦牟尼佛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題和田玉七佛缽〉

——《清高宗御製詩集·五集卷二十七》

帝青石缽日休詩,開元寺藏久然疑。

蘇州開元寺佛缽見皮日休詩,序云:「帝青石作」。丁丑南巡索觀,則陶器而非帝青石。蓋時代變遷,焉知不出於寺僧作偽,向屢有詩辨偽。

因以伽楠重肖刻,佛號佛偈明鐫題。

開元佛缽雖非帝青石而形制古雅,回蹕後命良工選伽楠香肖其制為之,上刻七佛號並佛偈。七佛者,第一毘婆尸佛,第二尸棄佛,第三毘舍浮佛,第四拘留孫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第七釋迦牟尼佛,均一一鐫題缽上。茲復以伽楠香不若玉之堅,因複刻此和闐玉缽,永為供奉云:

無號為空稱號有,有空於佛胥弗取。

乃今並偈各注明,此義與佛差別否。

復因木脆玉實堅,圖堅一再琢和闐。

豈弗愈去斯愈遠,七佛無語笑辴然。



展期:2016/11/27~2017/02/26

展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展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