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部統計,全台今年總計有一萬四千二百五十八名勞工奶爸(請育嬰留停),他們選擇暫時回到家庭,靠領取育嬰津貼,在家換尿布、餵奶、做家事。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正在翻轉,根據勞動部統計,全台去年總計有一萬四二五八位男性勞工申請育嬰假,回家當奶爸,相較二○一○年,人數翻倍成長,學者更指出,我國男性申請育嬰假比例,比日本、南韓高。
依據性別平等法,勞工任職滿六個月後,其子女滿三歲前,可得申請最高二年育嬰留職停薪,育嬰假前半年,享有「就保」給付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金額為投保薪資六成。
勞動部表示,去年育嬰假總計有八萬多件,女性約占百分之八十三點六,男性約占百分之十六點六,若與二○一○年數據相較,男性從六千五百成長至有一萬四千二百五十八,約成長一點二倍,可見兩性平權意識抬頭。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元指出,我國男性占育嬰假比例看似不高,卻已超越日、韓男性,讓日、韓學者驚豔。
「辛苦工作為的是什麼?我不要孩子不認得爸媽」,從事傳播業多年、育有一子的張姓爸爸以友人為例,因工作繁忙,便將小孩託給住在南部的父母照顧,當孩子長大了,準備帶回小孩回台北,小孩卻因不認得父母,嚇得大哭。
張爸爸認為,為了生計而與小孩南北分離,甚至都不親,他們夫妻倆都覺得心酸,計畫請育嬰假,因他一直都有暫停工作,稍作休息意願,便由他請育嬰假,以育嬰津貼補助留職停薪的缺口,但給付仍不足,半年後他重回職場。
雖然台灣奶爸多,但有許多人不太清楚相關請假和錢的權益,竹科就有一名新手爸爸不知有陪產假、育嬰留停,竟都用特休假和補休假陪太太產檢和生產。
勞動部表示,台灣奶爸除了可請陪產假、家庭照顧假,該年度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雇主不得視為缺勤影響全勤獎金、考績或其他「不利」處分,一樣有全勤獎金和年終獎金,太太產檢時,丈夫可請無薪「家庭照顧假」陪同檢查;太太生產時,丈夫則可請五天有薪「陪產假」;育嬰津貼也是男、女享有。
勞動部提醒民眾,請領育嬰留停津貼與婚姻關係並無差別,單親者也可申請。過去就有一些單親媽媽或未婚媽媽以為不能申請。
育嬰假權益表
女性 男性
●需醫生證明,等同勞工普通傷病假,一年內沒超過30天享有半薪 產前安胎假 ●雇主不得拒絕,
無薪
●需醫生證明,有
薪 產檢假 ●5日家庭照顧假
●有薪8周,含假日 生產產假
(陪產假) ●老婆生產日前後合計15天,有薪5日
●子女未滿3歲之前,最高2年,半年內享有就業保險投保薪資6成薪 產後育嬰假 ●子女未滿3歲之前,最高2年,半年內享有就業保險投保薪資6成薪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資料來源/勞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