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的珠寶

林一平 |2016.10.04
2403觀看次
字級
圖一:〈斯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 圖/林一平
圖二:索菲亞(Sophia Engastromenos; 1852-1932)穿戴「海倫的珠寶」 圖/林一平
圖三:普利阿莫寶藏如今典藏在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圖/林一平
圖/林一平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我小時候有一個夢想,一直以為圓夢的地點在德國柏林,可能一輩子都到不了,於是隨其機緣,不加勉強,未料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經過四十五年後,我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圓了這個夢,似乎在冥冥中建水月之道場,圓夢中之佛果。

一九六○年代的《國語日報》每星期有一版面專門報導地理及歷史故事,當中對希臘古蹟常有描述。我小時候多次閱讀,一直對特洛伊城(Troy)和美女海倫有幻想,主要是受到斯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1822-1890;圖一)的影響。文中敘述斯里曼的傳奇,就像電影《印第安那瓊斯》(Indiana Jones)讓我著迷。

這位早年貧困的德國人經商致富後,之所以將其財富投入考古學探險,是因為小時候聽他父親提到特洛伊城的故事,說該城已成廢墟,未曾留下存在的證據。但斯里曼認為木馬屠城真有其事,則此城必定還存在,他和父親辯論,立志要找到特洛伊城。即便他的家境窮困,在十四歲時便到雜貨店當學徒,從此顛沛流離,但他力求上進,以自創的方法,很有系統的學會十二種語言。

一八五○年斯里曼經商致富,四十七歲時終於得償宿願,開始進行特洛伊城的考古學探險。為了到特洛伊城,他登廣告徵婚,娶了十七歲的希臘美女索菲亞(Sophia Engastromenos,1852-1932)來協助他處理希臘相關事務。於是一個瘋狂的商人帶著美貌如花的年輕夫人,跑到達達尼爾海峽口四哩處(靠近亞洲那一側),土耳其西北的一個小村莊西薩力克(Hissarlik)。

斯里曼堅信這就是特洛伊城的所在地。然而大多數考古學家都不看好他的說法,等著看他亂挖鬧笑話。結果他真的在地平面以下二十三至三十三呎挖到了城市遺蹟,一切和《伊里亞德》描述的特洛伊城相符。他同時找到金製寶物九千件,稱之為「普利阿莫寶藏」(Priam’s Treasure;「普利阿莫」是特洛伊國王的名字)。索菲亞還佩戴「海倫的珠寶」(The Jewels of Helen)公開亮相。我在七年前畫了穿戴「海倫的珠寶」的〈索菲亞〉(圖二),依照自己個人的想像,將其頭飾畫得五彩繽紛。

斯里曼於一八七四年將整個發現記錄出版專書《Trojan Antiquities》。一八七七年六月八日,倫敦的皇家考古學會召開特別會議,授勳給斯里曼夫婦,二十五歲的索菲亞當場演說,讚美希臘的天空與思想,得到如雷掌聲。斯里曼熱淚盈眶,不敢置信當年登報徵婚會有這麼好的結局。不過糗的是,後人證實斯里曼挖到的並非特洛伊城,而是比特洛伊城早一千年的古蹟。

我九歲時初次聽到「普利阿莫寶藏」,就深深著迷,也相當遺憾寶藏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就消失於人間。待年紀漸長,記憶褪色,逐漸忘掉童年時期的迷戀。

二○一四年我初次訪問莫斯科,曾到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r)參觀,而我年幼時夢幻的普利阿莫寶藏就保存在教堂對面的「普希金博物館」(圖三),近在咫尺,我卻懵懵懂懂,毫無知覺,擦身而過;直到二○一五年初,我訪問柏林,和德國官員聊天,猛然勾起多年前的回憶,詢問這個寶藏的訊息,才得到答案。原來一九四五年蘇聯紅軍攻陷了柏林時,便偷偷將普利阿莫寶藏帶回蘇聯,保存於普希金博物館,直到一九九三年才公開承認。德國官員對於寶藏被俄國人巧奪,當然很不甘心,徒呼負負。

二○一五年底我又重返莫斯科,終於親眼目睹「海倫的珠寶」,心情興奮無比,一圓超過四十年的考古夢。圖二中我畫「海倫的珠寶」的頭飾,五彩繽紛。其實這個頭飾是黃金製成,是金黃色的(圖四)。我拍了多張照片,很仔細的觀看頭飾的設計,直到晚上普希金博物館即將閉館,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值得一提的是,斯里曼也和佛教有淵源。他在挖掘特洛伊古城時發現了右旋卍字飾(Swastika Motifs),認為這代表和煦的太陽,而左旋卐字(Sauvastika)則代表秋天的太陽。一八八○年他出版《伊利奧斯》(Ilios)一書,提到:「在佛陀的足跡中,佛教徒認可不少於六十五祥瑞,其中第一種是右旋卍字……第四個是左旋卐字(In the footprints of Buddha the Buddhists recognize no less than sixty-five auspicious signs, the first of them being the Svastika... the fourth is the Sauvastika)。」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