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 9月一根軌通到底

 |2016.07.30
1844觀看次
字級
青藏鐵路已通車十年,為青藏高原發展帶來強勁動力。六年前開始進行無縫鋼軌換鋪工作,九月將全線完工。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十年前,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正式開通營運,這條世界海拔最高、高原里程最長、工程最險的青藏鐵路,有「離天堂最近的鐵路」美名。當年克服高寒缺氧及常年凍土、生態脆弱等艱困條件,費時五十八年才籌備、建造完成,極大改變了藏家兒女的生活方式。

日前,一項低調而大規模的青藏鐵路改造工程進入尾聲,據央視新聞報導,七月二十七日,青藏鐵路換軌作業進入到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五千零七十二公尺唐古拉山段,預計今年九月換軌工作將全部結束,實現「千里青藏一根軌」。

高寒缺氧 施工難度大

媒體報導,為提高和改善高原列車的舒適度,從二○一○年起,從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段開始無縫化換軌工作。所謂換軌,就是將原有的每二十五公尺通過魚尾板進行銜接的傳統鋼軌,更換成通過特殊焊接手段,做到全程無接縫的新型鋼軌。

二十七日上午五時半,天還沒亮,三百多名工人已經在海拔高達五千多公尺的地方開始作業了。他們必須在上午十時之前完成長約三公里的換軌工作,否則就會影響青藏鐵路的正常運行。青藏鐵路的換軌工作是把原來的短軌換成長軌,再把長軌焊接在一起。每根長軌的長度一般是在一到一點五公里。這項工作本身就有很高的技術要求,而在海拔五千多公尺的地方,晝夜溫差大,高寒缺氧,施工難度更大。

青藏鐵路格拉線凍土地段之前使用的是二十五公尺長的鋼軌,鋼軌與鋼軌之間會留有一定縫隙以防止熱脹冷縮,大家坐火車聽到的「匡噹、匡噹」聲正是車輪與鋼軌接口的衝擊聲,這種衝擊不僅鐵路軌頭磨損大,對車輪的擦傷也大,同時也影響火車的速度。

據報導,凍土地段的無縫線路換鋪改造,是格拉線通車以來首次將原有普通線路更換為無縫線路。先用換軌車換鋪長鋼軌,再運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移動式氣壓焊軌車,將五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長的長軌條焊接成「長龍」,在設計鎖定軌溫範圍內進行軌道應力放散和鎖定,然後通過打磨、探傷等工藝,使焊接處平順,從而消除鋼軌接頭,最終形成無縫線路。

工程浩大 700人同時工作

簡單來說,對旅客而言,將徹底告別以前坐火車聽到的「匡噹、匡噹」聲,而對於鐵路而言,鋼軌的承載力、運行速度都會有較大的提升。

為了不耽誤列車正常運行、保障施工進度,換軌工作只能集中在每天凌晨四時半到早上九時這四個多小時,七百多人同時工作,才能完成。在平均海拔四千公尺的青藏高原,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百分之五十,而換軌又是一項重體力活,這讓許多人都吃不消。但說起這份工作,大家卻都充滿著自豪。

青藏鐵路公司西寧工務機械段換軌車間副主任趙國龍:「現在換成無縫(鋼軌)了,沒有接頭了,不管是西藏人民到北京去,瀋陽北站,還是全國人民到西藏來旅遊,坐到這個列車上,感覺特別舒服,我就有一種成就感。」

據報導,二○一○年青藏鐵路公司開始進行格爾木至拉薩段無縫鋼軌換鋪工作,現在只剩下一百多公里的路段。到今年九月,換軌工作將全部完工。至此,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的青藏鐵路將實現全線無縫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