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佛光山 大師言教身教 李武彥以忍處世

文/李武彥口述、記者李祖翔採訪記錄 |2016.07.22
2186觀看次
字級
回想與佛光山的第一個因緣,是我十一、二歲時在往台北的火車上,清晨五時,火車經過福隆,我往海面看去,竟浮現觀音菩薩聖相,當我問旁人有沒有看到菩薩?他們都說沒有。我足足看了五分鐘,後來與家人提起,爸媽讓我到雷音寺禮佛、參與共修。圖/記者邱麗玥

回想與佛光山的第一個因緣,是我十一、二歲時在往台北的火車上,清晨五時,火車經過福隆,我往海面看去,竟浮現觀音菩薩聖相,當我問旁人有沒有看到菩薩?他們都說沒有。我足足看了五分鐘,後來與家人提起,爸媽讓我到雷音寺禮佛、參與共修。

我一直有幸跟在師父(星雲大師)身邊,師父總是為我講故事。記得高一時,師父帶歌詠隊到鄉下弘法,師父吃素,我卻吃葷,忍不住問:「師父,你吃這個,我吃那個?」一向慈藹的師父忽而嚴肅地對我說:「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什麼你的我的。」當時我並不明白師父的意思。

修行修心 不起心動念

直到我五十三歲,涉入師父動心臟手術的爭執中,師父又親身教導我一次。參與動心臟手術的歷程,我慢慢體會到《地藏經》「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都是罪」的意涵,原來師父要我忍,是因為我起心動念要與人爭論。師父說,受辱、忍耐是普通的功夫,他口中的忍意義更深,說的是不起心動念。

佛祖就曾問大勢至菩薩:「如何得到圓通?如何無生法忍?」菩薩說:「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師父說學佛要修心,心未修功夫就差,所以儘管我一生習練少林拳、柔道及太極拳,也從未出手傷人,單憑謝謝、對不起二句話,保得一世平安,師父還曾開心地對我說,我是他真正的弟子,因為我很能忍。

許多人羨慕我能照顧大師,從四十歲一直到八十歲,然而在我想來,寶貴的不在相處時間多寡,在於能否聽懂師父開示。師父隨時隨地照看著我,讓我循序開悟。

歡喜服務 學習慈悲心

師父創建佛光山時我就參與其中了,永遠都記得那天是民國五十六年五月十六日,跟著心平和尚、心定和尚、慧龍法師、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慈容法師和依字輩的師父弟子一起開山,只有大悲殿、朝山會館,沒有柏油路,不過我從不因開山而苦,很歡喜有這麼多因緣。

有人問我,服務過程中最感動的事是什麼,我最記得的反倒是師父給我的感動。師父六十八歲生病住院,我七十八歲的父親也病倒,我們五兄弟輪流照顧父親。我因為要照顧師父,較少為父侍疾,手足不諒解,為什麼我把師父看得比父親還重要?我獨自承受兄弟的質疑,沒有對師父提起隻字片語。

恰巧有人送了一盒日本桃子給師父,我看正好是父親喜歡吃的,師父堅持要轉贈父親,父親很感動,叮囑我要用心照顧師父,兄弟也在那時理解了我的堅持。

師父慈悲,身為他的弟子,亦應以慈悲為堅持,依教奉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