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談】 納不納糧

文/嚴陽 |2016.07.18
1227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如果李自成不是被吳三桂聯手清兵打敗,真的做了那皇帝,那麼,他曾經許下的「迎闖王不納糧」諾言會不會兌現?站在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前,我忽然產生了這樣奇怪的想法。

李自成險些成為第二個朱元璋,是因為明朝末年一方面中原發生了嚴重的饑荒,民不聊生,人心思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關外白山黑水之間後金的迅速崛起,對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也就是說,搖搖欲墜的明王朝的內外交困,給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發展和壯大的機會。

由明入清,並被農民軍俘虜,在農民軍中混跡多年的鄭廉在《豫變紀略》中是這樣描李自成大賑饑民的盛況:「向之朽貫紅粟(從前官府搜刮的海量的錢糧),賊乃藉之,以出示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故此李自成的軍隊迅速發展成數萬,還進一步提出對於中國的農民來說十分誘人的「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

為什麼對那些農民兄弟來說,「均田免賦」的口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這是因為農民對於土地有著天然的感情,假如這些承諾日後能夠兌現,那麼意味著今後他們將「耕者有其田」,而且無需與任何人分享。但是,他們恐怕萬萬沒有想到李自成之所以這樣喊,不過是、也只能是出於一種「策略」上的考慮——是拿這些作為一種宣傳,其內心未必真的想將來就這麼去做。任何一個做皇帝的,事實上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一個國家想正常運作,沒有賦稅的支持可能嗎?

另一方面,也不僅是農民,舉凡只要是人,恐怕都難免只願享受「權利」而不願承擔「義務」的心理。假如大家都不勞動而坐享其成,那麼,這吃的穿的用的都從哪裡來?難道從天上掉下來嗎?大家一起貧困,一起挨餓?恐怕多數人不會願意這樣做。進一步說,即便是將土地真的平均分給了農民,但由於每個人的努力程度的不同、體力與智力上的差異等等,一段時間過後,還是會出現貧富不均,乃至土地向一些人集聚的情況。如此這般,豈不是必須周期性地「打土豪分田地」?與此同時,我們不能不承認的是,也正是這樣的差距的存在,才激發了人的競爭意識,進而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迎闖王不納糧」看上去很美,然而卻無半點現實的可能,對於這些,我相信李自成們應該是心知肚明的,「不納糧」只是個偽議題。不過,他們還是煞有其事地喊得震天響。

問題的關鍵或許在於,李自成假如得了江山,能不能給人們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能不能在自己盡情享受生活的同時,還記著皇城之外、田野之上,那些曾經把他扶上龍椅的昔日的基本群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