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與死 我們的必修課

文/郭強生(作家、國立東華大學教授) |2016.07.17
2512觀看次
字級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作者:岸見一郎 譯者:陳令嫻
《何不認真來悲傷》 作者:郭強生

文/郭強生(作家、國立東華大學教授)

自從我出版了《何不認真來悲傷》之後,因為書中描寫我獨力照顧失智父親時所遇到的驚惶慌亂,身邊有些朋友讀完我的書,向我表達了他們的理解與關心,我才驚訝地發現朋友中有多少人也正在、或曾經、或即將為類似的責任焦頭爛額。讓我奇怪的是,在我出書之前,大家都不會主動聊起這個話題。我成為一個讓他們可以放心說起自己焦慮辛苦的對象,否則家有失能長者這個事實,彷彿必須被隱瞞。

如果我一開始就知道哪些朋友有過照護年邁父母的經驗,我也許就不會那麼失措。不說別的,當想要聘用外勞看護時,面對全台兩千家仲介公司要如何挑選呢?仲介公司良莠不齊,而且多有他們自己的盤算與業界一些眉角花招,一般人怎麼搞得清楚呢?更讓人沮喪的是,面對這個快速老年化的社會,政策的腳步不但跟不上時代,甚至與現實脫節。如果你跟社會局或相關單位請教,他們會告訴你可以把老人送日照中心,晚上帶回家;或是可以每天派人到府做居家照護……我最後只能回答:我的工作在花蓮,而且我們家只有我一個人,我沒有任何親友。晚上帶回家?居家照護幾個小時?那夜裡呢?

每家面對的都是不一樣的難題,只能自己摸索碰運氣。

停薪留職 照顧老父親

我不得不留職停薪。因為即便請了看護,讓父親每天面對語言溝通不是那麼良好的外人,一周只能見到我一次,我就是放心不下。沒想到,果然天有不測風雲,用了三年的外配看護無預警辭工了,還惹來一堆問題,幸好我是留職停薪中,一切等於全部打掉從頭來過。

自己接手的這段期間,發現父親比三年前又更衰老了。起床要人協助,雙腿更加無力,然後就是不肯吃飯,每餐都要哄餵。從早到晚,幾乎寸步離不開人,每晚要等父親上了床,我才鬆一口氣。畢竟我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份照護工作不僅勞心,也很需要體力。

看著父親的失能,自然也會想到單身自己的老後。

有朋友問我考不考慮把父親送安養院,我立刻搖頭。也許那是為自己將來所做的規畫選項,但不適合我的父親。歐美的老人從小孩一長大自立門戶,就已經為自己如何安享餘年做準備了,要搬進養老院也要趁自己還能有自理與社交能力的時候,重新去適應一種團體的生活。老人的文化在台灣(或者說在亞洲)還未建立,每個老人的心裡還是覺得自己要有「家」,就算參加了一些社團,活動結束後還是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但即便自認對照護老父這件事想得很清楚了,面對自己的生活總是遭遇停擺,每晚父親上床後我一個人到超商買杯咖啡時,心情上總有說不出的一種惆悵若失。世間大概只有在面對父母年老這件事上,我們盡一切努力的付出,卻只是為了最後的歸零吧?

當老年時 建立新人際

以《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在台灣大受歡迎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岸見一郎,最近推出了這一本《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多少給了我一些觀念上的啟發。

看完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岸見一郎在自己大病一場後,停下工作開始負擔起照護失智父親的責任。他在書中提到的許多經驗,我讀來都心有戚戚焉。但是岸見一郎並非文學家,他的文字較偏向理性與分析,我想這是與他的專業背景有關。如果讀過《被討厭的勇氣》就會知道,他的分析研究是建立在人際關係這個領域上,這本《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既不是提供醫療常識,也不是生死哲學,而是把照護年老父母定位在一種新的人際關係上。這是值得參考的一種新觀念。

與年老父母的關係,最後一定是走向結束,這就是與我們人生中其他所有人際關係最大的不同,也讓我們最難釋懷。而年老失能的父母與我們記憶中的父母有著何其大的落差,這也是讓我們在面對照護父母時產生最多心理衝突與困惑之處。

岸見一郎把面對老去的父母,定位成一種新的人際關係學,譬如說他指出,承認「活在當下」的父親,不強求過去與未來,字面上彷彿很無情,但確實是做為照護者的我們,在心理上必須接受且了解的一件事。又譬如他提到,「照護父母需要認真的心態,但是不需要沉重的心情」,「面對父母時,我們可以以『人』的身分,而非『子女』的身分」,或許就可以減低一些心理上的放不開與放不下。我喜歡他這一段話:「我和父親在一起時,絕不是什麼也沒做,父親醒來時我有很多事要忙,就算是父親睡著了或在發呆,我也不是什麼也沒做。靜靜陪在身旁有其意義,就是一種貢獻。」我在《何不認真來悲傷》中也寫下過類似的心情:「一開始覺得整天啥也沒做很不安,但是習慣以後發現,這不就是陪伴的真正意義?」

岸見一郎沒有提到的是,這種新的人際關係漸漸地也會擴大到我們照護父母之外的生活中。譬如我們也要學習如何將這樣的經驗適當的分享。在我開始寫下我的照護經驗之前,朋友們從不跟我討論這方面的話題,或許是不知道如何開口,怕讓人覺得自己是在訴苦?或是討論病老死是某種文化上的禁忌?我們都將老死,學習與朋友共享這段下半場,也是我們人際關係的一環。

畢竟每個社會有它不同的制度與習慣,在台灣關於面對老去的父母,或者面對自己的老去,都是需要繼續交流互動,才能讓一個健全的高齡化社會慢慢建立。而在目前,我看到有關「老」這件事的認知,多半還停留在生理現象,如何能讓老化速度減緩成了唯一追尋的目標,所有的保健藥品補品廣告都在告訴我們這一件事。那麼,我們究竟要到哪一天才了解老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是年邁的父親正在教導我的人生功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