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趣聞】夏元瑜野獸轉世

文/孫偉 |2016.07.04
1617觀看次
字級

文/孫偉

前台北師範大學夏元瑜教授,北京人,畢生提倡保育愛護動物不遺餘力。他曾說:「自己上輩子是山中走獸,這輩子轉世為人,所以還保留著愛護同類的脾氣。」夏教授學養深厚,談吐幽默詼諧,人皆稱呼他「老蓋仙」。

夏教授是製做動物標本的專家,他認為牠們死了之後,隨便一扔太可惜,要是做成標本,就可以永久保存。他家中擺滿了栩栩如生的動物、鳥類標本,宛如動物園。夏教授常言:「人愛動物,動物也會愛人。」早年居住北京,動物園有隻失怙的小獅子,夏教授把牠抱回家,每日餵牛奶,清理窩裡屎尿,愛牠如同子女,小獅子把他當成保母,依偎著跟他一塊睡覺。

他一時詩興大發,吟道:

「失怙獅兒苦饑寒,權充慈母慰愁顏。數杯鮮乳生情愫,再撫肌毛起忭歡。

故弄爪牙為嬉戲,親依臂膝失兇殘。百獸率皆通人意,愛力真能化梗頑。」

常有一些不肖獵戶,罔顧政府法令,濫捕鳥獸,不論季節一概殺之,一槍打死個鳥媽媽,餓死一窩鳥娃娃。「勸君莫打三春鳥,幼子在巢待母歸。」古有明訓;孟子言:「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釋迦的愛,不以人類為限,普愛眾生,眾生也知道愛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