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周記 四季浪

文/劉思坊 |2016.06.21
1752觀看次
字級

文/劉思坊

自從生活的重心都在南加州以後,台灣對我而言只剩下兩個季節了。好不容易熬到學校放假返台,遇到的不是酷暑就是寒冬,清爽宜人的春與秋則在生命中消失了。至於南加州,一整年的氣候都大致相同,永遠停留在春末夏初,人們像是泡在溫暖茶水裡的梅子,就算泡到皮都皺了也不願起身離開。因此,「四季」在我的世界裡並不存在,早就減省為「二季」或「一季」。但世界上一定有些地方是剛好相反的,「四」並不足以用來概括氣候的更迭轉化,也許要用到「八季」或是「十季」才夠也說不定。

這種把氣候切分成等量的區塊,再用一個概念性的文字(比如「春」)去統稱並同質化這區塊內天氣的做法,大概讓文人和藝術家感到不滿了。因此,他們嘗試用各種表現方式去複雜並豐富季節的內涵,但愈是這樣,四季的模式愈是根深蒂固地界定下來。對日本人而言,描繪四季的藝術表現往往是出自「第二自然」:一種由心延伸,而非由客觀體察所產生的視覺經驗。四季的表現因而更像是捕捉一抹情感,追索一段記憶,以通往心中神祕的彼岸。

每次聆聽韋瓦第的《四季》,我的神祕視覺經驗往往如此展開:「春」是播報晨間氣象新聞的主播,頂著大波浪瀏海,身著豔麗合身套裝;「夏」則是俏麗而淺薄的歌手,時常自誇與炫技;「秋」則是面目模糊,跟在明星後頭,類似助理或化妝師的人物,節制而不生事;「冬」則是傾城傾國的絕世巨星,整個宇宙也願意自我毀滅,以此見證其不朽的容顏。

我對韋瓦第《四季》的不正經聯想,是在遇見了日本音樂家早川正昭的《台灣四季》後而慢慢得到校正的。早川正昭在韋瓦第原有的編制下,加入了台灣古調民謠的旋律。春天裡先是出現了蝶戀花幽怨古雅的氣味,接著桃花鄉傳出來了熱熱鬧鬧的嘻笑聲,這些聲音隨著山谷細水,緩緩地流向了海際。而後是秋天的月夜,在海面上印著迷離的流光,濃郁的愁雲護送著這春與秋的光影,一瓣瓣,一波波地往海的中心推進。

在海灘上撿拾這些來自島的碎片,我的四季也就圓滿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