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剩食 善盡社會責任

吳吉田(高雄市/教師) |2016.05.30
949觀看次
字級

最近,法國新法令禁止大型超市將食物當廢物、垃圾丟棄,未賣出而還能食用的食物,必須捐給慈善機構或回收做成飼料、肥料。

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的廢棄食物約有十三億噸,全球卻有八億飢餓人口,二十億人營養不足,卻有二十億人過重或患肥胖症。飽食過剩與飢餓嗷嗷待哺的對照,發人深省。

世博會發表「米蘭憲章」,主張「食物權」是基本人權,呼籲人人都應享有公平的食物權。如何避免剩食問題,也是各國刻不容緩要解決的社會責任、環保議題。

台灣剩食問題也不容小覷。環保署推估,全國一年家庭廚餘至少兩百二十萬噸,其中真正不能回收,再利用垃圾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說很多食物未被物盡其用。

根據調查,每年公司、家庭,丟棄食物總值約兩百五十八億元,可以供給二十二萬名學童二十年營養午餐費。如果再把食物產銷過程廢棄物算進去,數據更可觀。

從產銷到餐桌享用過程中,食物生產需要付出環境成本,如果因過剩而大量廢棄,是暴殄天物的過度浪費。努力減少剩食,以求環境永續及食物的公平享有,人人有責。

制定法令規範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並從教育做起,改變飲食消費觀念,體驗、認識食物到消費使用的歷程,學習適度選購、善用食材、飲食適量控制,從生活中的飲食實踐,人人善盡對環境及社會的責任。

吳吉田(高雄市/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