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台灣文學故事1911 彼岸的人:梁啟超與櫟社

文/楊傑銘 |2016.04.11
3801觀看次
字級

文/楊傑銘

乙未年之後,島嶼的人們對於不遠的彼岸,總藏著一分期待。

騷動的時代,勇氣是紅色,希望是白色,未來卻是黑色的。經歷反動之後的台灣,在日本殖民政府的懷柔政策下,以鄉紳為首的反抗勢力日趨瓦解。全台各地的詩社,為保存漢文化的一線香火相互取暖、唱和。

那是在無可奈何中學習妥協。只願走更長遠的路。

一九○二年由林癡仙、林幼春、賴紹堯等人成立的「櫟社」,不但是全島最大規模的詩社,也是聚集最為特別的一群傳統文人。初始,櫟社與其他詩社一樣,以擊缽吟、徵詩、集詩等活動相互交流,有濃厚的同人性質。然而,發展到後來,特別是新一代的林獻堂、蔡惠如等人的加入,與林幼春成為社內的核心骨幹後,主導櫟社走向文化啟蒙與反抗殖民統治的道路。

事實上,櫟社成員會脫離遺民意識,除了因為新一代的文人沒有太多的原鄉經驗外,櫟社成員與梁啟超的交往,也是改變這群傳統文人想法的主要原因。

一九○七年,林獻堂和梁啟超在日本巧遇,兩人談及台灣問題時,梁啟超感慨的表示:三十年內,中國沒有能力救援台灣,希望台灣人能效法愛爾蘭抵抗英國統治的模式,以求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做出最有效度的反抗。這句話深深的影響林獻堂,讓他務實的面對台灣社會處境。

當時的梁啟超正傾力在中國推動君主立憲,但因中國內部意見分歧、保守派勢力反撲,使梁啟超對中國的前景相當憂心。所以梁啟超認為,中國無法分心協助台灣對抗日本,希望台灣人能自立自強,爭取自己的權益。

這樣的說法是當時中國知識份子普遍對台灣的思考方式,像是魯迅在回應張我軍提問時也有類似的解釋,希望台灣人必須務實的面對現況,不要再對中國抱有太多的期待。

來自彼岸的人,帶來殘酷的真相,敲碎島嶼上的人們,寄望原鄉援助的不切實際想像。

然而,也因為林獻堂與梁啟超的這一次巧遇,開啟了兩人之間的聯繫。一九一○年春天,林獻堂帶著長子林攀龍、林猶龍到東京遊學時,特地拜訪梁啟超,又再次誠摯的邀請他來台。

就這樣,雙方約定在一九一一年的春天,在南國的土地上聚首。

一九一一年梁啟超攜女來台,除了台灣文壇高度關注、爭相走告外,日本殖民政府也高度注意這中國的改革運動者,並施壓要求他在台灣不能公開談論時政。

在櫟社為其擺設的宴席上,梁啟超委婉表達自己的處境,不希望造成東道主林獻堂的麻煩:「今與獻堂君相契,故得與諸君晤面;又逢貴櫟社開會,殊屬幸遇,但今夜酒席中俱文雅之人,只好談風月,國家政治不必提及。」

雖然短暫十餘日的遊台過程,梁啟超並沒有參與台灣的政治運動,也沒有公開發表任何政治言論,但卻對台灣文化、社會造成不小的影響。像是他私下與林幼春、林獻堂等人交流,討論中國和日本社會、政治情勢,並且勉勵他們:「勿以文人終身,須努力研究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等問題。」希望文人能介入政治,而非耽溺於風花雪月之中,真正的為台灣人民爭取權益。此外,根據甘得中所述,自梁啟超來台後,台灣文壇流行起談論「主義」、「思想」、「計畫」等新式詞彙。

由此足以想見,「梁啟超來台」一事,讓傳統文人重新追尋與世界思潮接軌的方式,除了坊間引進《民約論》、《社會平權論》、《天演論》的中譯本外,一九一八年蔡惠如成立「台灣文社」,出版《臺灣文藝叢誌》,引介外國新思想、新思潮,也令台灣文化圈產生重要質變,以及跳躍式的成長,為一九二○年代台灣文化運動拉開序幕。

梁啟超,一個惶惶然的幽影,在中國的破曉前走過台灣,用一個轉身的時間,為台灣的啟蒙運動,留下一個逗號的距離。

彼岸的人,島嶼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