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茱莉雅整理
本周學習達人:莊淇銘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研究教授)
很多人以為學語文就是死記死背,結果背了一大堆資料卻不知如何創新解讀活用,事實上,在莊淇銘眼中,學語文其實也可以學創新,而「創新能力」正是未來十大核心能力之一!
他舉唐朝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一詩為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述及黃河往東奔流,一去不復返;但同樣一條黃河,王之渙在另一首詩〈出塞〉中卻寫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指黃河的源頭在遙遠群山間,映照悲涼心境。
而另一位唐代詩人李白又更勝一籌,同樣一條波濤洶湧的黃河,在〈將進酒〉一詩中,卻從黃河的源頭寫到入海,胸有丘壑、視野寬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見同樣一條河,可以有各式各樣書寫和形容方式,也呈現不同的感人情懷。
莊淇銘過去在淡江大學教創新時,常把學生帶去淡水河出海口,要學生用各種創新方式描述淡水河。結果有一位博士生向女友求婚時,女友考問他:「你知道我最喜歡的淡水河有多長?」這位博士生不慌不忙說:「妳對淡水河的感情有多長,它就有多長。」
女生見男友玩起口才,繼續考他:「淡水河加上蘭陽溪┼大甲溪┼濁水溪┼高屏溪……總共有多長?」男生依然不慌不忙回答:「把台灣的溪流全部加起來,也沒有我對妳的感情長。」最後終於靠創意贏得美人歸。
莊淇銘認為,不論詩詞歌賦元曲小說,都可以培養創意和創新。原因即在於文字本身即充滿無限想像,文字的表達當然可以拿來當成創新教學的教材。
●今天上午7:20~7:3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LQ大聯盟」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