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煙雨 下

文/陳慶瑞 |2016.01.19
1688觀看次
字級

文/陳慶瑞



伴隨著列車「叩叩」的聲響,我悠閒地透過清澄的車窗,靜觀外面的動態大地,但見兩旁景色快速後退,山川林影頻頻換景。真是,相同的崇山峻嶺,不同的鐵路寫真。而就在這濛濛雨滴不斷灑落之際,一些塵封記憶中的鐵路和公路比鄰之路段,也在列車的快速奔馳之中,清晰地一一再度呈現於眼前。

舊地重遊,睹物思情,伴隨著這大地殊勝的因緣,也著實讓人感覺格外的親切、溫馨。只是以往的我,是在公路途中,臨窗遠眺或近觀鐵路場景,偶爾也會見到正在奔馳的列車,穿過山洞、橫越小溪,與周遭高聳的山脈相比較,顯得相當渺小。而如今的我,則是易地而處,正坐在列車上面,靜觀旁邊的公路,發現道路蜿蜒曲折、起伏盤繞,有時還懸繫山腰、下臨絕境,此種驚險的景象,絕不遜於北迴鐵路的穿山架橋建構。

易地而觀,果然景象不同,只是我們總是無緣站在他處,靜觀自我走過的足跡而已。這倒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歐洲之行,曾經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懸崖峭壁之間,看見對面絕壁的下方,正有一條鐵路蜿蜒而行,此一場景,不僅令人嘆為觀止,甚至可謂已達「鬼斧神工」的境界了。如果以後再有機緣前往瑞士旅遊,我希望能夠搭乘一趟穿山鐵路,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這段重巖深豁的奇景,相信會對歐洲的山林意境,有著一番不同的感受與詮釋。

天空陰霾灰暗,大地雨溼連綿,在無數度的穿山越嶺,數不盡的景致更迭之後,列車終於離開了山嵐祕境,穿出了綿延不絕的中央山脈,到達了聞名中外的「東西橫貫公路」花蓮太魯閣峽谷之側,也就是蘇花公路的終點。眼前景色,瞬間丕變,東臨的太平洋視野遼闊無垠,西邊的中央山脈依舊高聳雲霄,在這山青水秀的無盡境界之中,心情似乎也隨之而開闊起來。

遠觀山林綠意,近思峽谷風華,著名的旅遊觀光勝景,又再度在腦海之中不斷翻騰。記憶中的太魯閣峽谷,從太魯閣到天祥這一段,道路一線臨崖懸繫,迂迴盤旋蜿蜒飄逸,宛若仙女飛舞的彩帶一般。中央山脈高聳插雲,立霧溪畔鬼斧神工,美景天成,氣勢磅礴,多次前往,總是流連忘返。雖然也曾在雨後的畫面場景之中,意外目睹那雲霧裊繞的瞬間風華,但似乎總是欠缺那一種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群山環繞中的靜謐山林感受。

走入山林,放空自己,在這精雕細琢、蒼翠潑墨的天然景致之中,讓人也不知不覺地放緩了匆匆的腳步,凝神靜觀駐足調息,了卻一切塵世的煩惱與憂愁。



列車不斷往南奔馳,舉目眺望,不遠處的中央山脈,高高聳立綿延不絕。雨後的山嵐徘徊流連,幾條懸崖瀑布纖細垂掛,掩映於綠蔭疊嶂的層層山林之間,猶如山水國畫的縹緲意境一般。這幅生動的山林畫作,讓人也忍不住要多瞧上了幾眼,希望能夠有緣將此綠意林影攝入心坎之中,細細體會那種在大地自然運行中的合和之美。

近處道路的兩旁,樹木成行、枝葉扶疏,行走路中,林蔭視野無盡延伸。而附近的田園,則更是一片綠意盈野、生機盎然,絲毫感受不到一絲絲秋冬時節,黃葉繽紛的場景氛圍,以及西部平原,那滿園黃韻的水稻風情。這就是花蓮的秋山煙雨圖,總是在無限綠意之中綿綿鋪陳。

因緣晨霧山嵐,情繫大地氤氳,溪山峭壁白霧飄逸,斜坡林影晨嵐縹緲。借景大地濛濛雨滴,潑墨林間綿綿嵐影,以禪韻綜觀大地,用情感抒寫山林,期盼未來能在那神來之筆的彩繪中,再度揮灑這片山林煙雲,與田園野趣的一片天。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因緣無盡,心靈有方。終究,大地處處是學問,人間遍地皆佛法,果能心鏡勤拂拭,則心境,自然清明、圓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