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味道 阿母ㄟ咖哩蘆荀花

文/黃姿錦 |2015.12.26
1173觀看次
字級

文/黃姿錦

有一道家常菜,食材及料理方式都很簡單,卻是我們姐妹,對已逝二年的阿母所擁有的共同記憶,以前它總是在每年的春、夏季時分,三不五時出現在兒時的餐桌上,這道菜就是阿母用巧思自創的「咖哩蘆荀花」。

其實「蘆荀花」並不是蘆荀真正的花,是蘆荀的側枝,它的色澤青翠,模樣細長且尾端呈稻穗狀,目前在市面上並不常見。早期台灣大量栽培蘆荀,食用的方式是作成蘆荀汁,阿公自民國六十幾年起,在高屏溪畔的大片沙質田地裡種滿了蘆荀,每逢採收期,阿公、阿爸及阿母三人就必須在清晨,趁天還沒亮前,摸黑採收嬌嫩的白蘆荀出售,至於沒辦法作成蘆荀汁的「蘆荀花」,自然就成為勤儉持家的阿母為我們加菜的好材料。

阿母料理「咖哩蘆荀花」的方式並不複雜,先將「蘆荀花」清洗後切段,放入油鍋清炒去除澀味,加水煮沸後,再放入咖哩粉及鹽巴調味,最後以太白粉水勾薄芡即成。每次這道菜一上桌,濃郁的咖哩香味及蘆荀花軟嫩的口感,總是讓我們很容易忘記,黏稠滾燙的咖哩湯汁,可能燙傷舌頭的風險,一碗接一碗的,很快就一掃而空。

後來,年紀稍長,家道中落,高屏溪畔的土地逐一變賣還債,「咖哩蘆荀花」就此從我們餐桌消失無蹤。阿母晚年時,我們姐妹曾依阿母口述,在娘家嘗試還原當年烹煮的「咖哩蘆荀花」,但是,味道就是不對勁,彷彿少了什麼又說不出來。

回想起來,阿母年輕的時候,並沒有很高明的烹調技巧,在日常食事裡,我也曾聽阿公抱怨阿母「不會煮吃」,可是,為什麼我們姐妹卻念念不忘她的「咖哩蘆荀花」?

如今我才明白,味道是和記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阿母終日揮汗彎腰埋首於田裡的勤奮堅毅,和手持鐵鏟,不斷在炒鍋裡翻炒菜餚的俐落身影,已牢牢刻印在我們姐妹的腦海裡,交織成濃濃的、永遠無法替代的──阿母ㄟ味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