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青年義工行 服務中實踐三好

人間社記者鄧荷棠大樹報導 |2015.12.16
1230觀看次
字級
大馬學子秉著慈悲供養心,專注對準碗的擺放角度,讓用餐者方便享用。圖/人間社記者鄧荷棠

【人間社記者鄧荷棠大樹報導】馬來西亞八十位佛光青年,放棄長假的玩樂機會,來到佛光山為大眾服務。十二日在擺滿綠色椅子的雲居樓裡行堂,穿著紅色制服的他們,有若「萬綠叢中一點紅」特別顯眼。

仔細聆聽分配的工作後,青年個個蓄勢待發,帶著一股拚勁,互相分工合作,手腳俐落的他們,一瞬間已將碗盤擺放完畢。南馬新山禪淨中心的老師郭如香表示,青年已在道場受過行堂訓練,隨時都處在「準備好」的情況下全力以赴。

郭如香表示,這群大馬青年,有些人家境優渥,從未洗過碗,這次義工之行,可讓他們在心態上有所轉變。「『改變』這兩個字,是我帶團的動力!」郭如香指出,看到年輕學子的改變,就是對她最大的回饋與感動。

兩年前,一位青年原本滿口粗話,對父母態度也不好,參加義工團之後,反而當起糾察隊,要別人說好話,對待父母的態度也轉為尊重,徹底落實三好精神。

郭如香很感謝佛光山,讓這群自願發心服務的大馬青年,擁有平台去實踐服務精神,也特別提及佛光山新馬總住持覺誠法師,願意發掘青年的無限潛力,讓她感受到青年身上有一股大雨也澆不熄的服務熱忱。

一名年僅十七歲的大馬青年表示,要搶名額才能來到這裡,一定會努力學習,不浪費此行的意義,即使害怕也不退縮。此次大馬青年義工行,除了落實服務精神,也考慮前往台灣佛光大學及南華大學就讀,因此會參觀兩所學校,學習佛法,也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