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米開朗基羅的《聖殤》

文與圖/阡陌 |2015.12.10
4816觀看次
字級
《Pieta》(1498-1499),羅馬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大理石,高174cm。圖/阡陌
《Pieta》(1546-1555),翡冷翠聖母百花大教堂,大理石,高226cm。圖/阡陌
攝於義大利米蘭,二○一四。 圖/阡陌

文與圖/阡陌

昨晚投宿在羅馬的一家旅館,清早,從千年古都悠悠醒轉,滿心雀躍,今天終於可以拍到心儀已久的《Pieta》,要將它與其他兩座雕像相聚在電腦檔案裡,讓它們日夜相伴,長相廝守。

米開朗基羅(Buonarrati Michelangelo,1475-1564)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巨匠,是一位畫家、詩人、建築師,更是卓越的雕刻家。在堅硬冰冷的大理石上,刻鏤出細膩深沉的人物表情,在在展現出大師卓絕的藝術功力。

義大利文「Pieta」即「悲慟」之意,早期翻譯為「聖母抱耶穌悲慟像」,個人比較喜愛後來的譯辭「聖殤」。依西洋藝術史記載,大師所留下最經典的《聖殤》有三件,分別安置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翡冷翠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以及米蘭的史佛薩古堡的博物館裡,這三件作品代表了他一生三個階段的雕刻風格。

進入宏偉的聖彼得大教堂,右轉穿過擁擠的人群,來到第一個禮拜堂,啊,窗前聳立著的不就是米開朗基羅最早的傑作《聖殤》,大師於二十五歲時完成的作品!年輕的聖母雙手緊抱耶穌基督遺體,面容悲慟卻又柔和莊嚴,每一刀刻痕中蘊含著觸動人心的獨運匠心。我在雕像前佇立良久,而立之年時曾經來訪,因不識它的不朽意涵,匆匆擦身而過,日後知曉了,卻是遲遲無緣再度參訪。已過耳順之年的此刻,日思夜想的夢境實現在眼前,聖母的清純容顏散發出慈悲莊嚴的榮光,憂傷中散發出滿滿的悲憫和寬諒。

內心悸動澎湃,久久不忍移步。光陰忽焉溜逝,對這尊《聖殤》的懸念,從烏黑秀髮直到華髮如雪,追尋中卻也不斷開闊了心靈視野。

翡冷翠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後方,典藏著《聖殤》,旅遊到這座歐洲文藝復興重鎮,總也要去參訪這尊《聖殤》。米開朗基羅在生命最後三十年的作品,已進入純粹宗教的境界。這件作品原意是要放置在自己的棺墓上,難得流露出個人內心情感,石像中,大師將一生的艱苦與憂患轉化為深奧的智慧和憐憫的形像,他將「母」與「子」的所有神祕與苦難,緊緊擁抱在懷裡。

從而立年、不惑年直至耳順之年,隨著歲月增長,每一次前來瞻仰總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聖母已化身天下慈母,而耶穌也已化身千萬人子,這一世有幸成為母子是上帝的恩典,不論悲歡苦樂,都要緊緊懷抱住這分刻骨深緣。

這天,從米蘭機場出發,前往位於郊外的史佛薩古堡參觀,因為時間有限,我與女兒匆匆瀏覽了古堡建築,便迫不及待地尋找《Pieta》,幾經探問,終於在展廳的一處角落裡找到了這件作品,第一次拜訪米蘭,因為這尊雕像而對這個城市留下美好記憶。

史家推測這件作品可能是米開朗基羅去世十年前就開始創作,擱置了幾年才又接續雕刻,直到去世前六天,大師仍然整日專心工作,將點滴生命注入刀斧之中。單獨的一條手臂和腳,極富動感,屬於抽象和超自然的風格,長長的身形意味著不斷上升,兩個頭悲憫地俯視著人世間的苦難,呈現出復活昇天與聖母昇天的意象。只要願意放下,任他多少恩怨情仇,將不再是障礙束縛,心靈也就解脫自在了。大師將這件作品送給了他的僕人,作為紀念,後來捐給了博物館。

為了將這三件作品兜攏在一起,前後花了半甲子歲月,彷如找到最後一塊拼圖,終於將它們完整相聚在檔案裡,大師地下若有知,該會感到欣慰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