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小學堂 家庭關係不睦 多溝通解憂鬱

文/劉銘雄 |2015.12.02
915觀看次
字級

文/劉銘雄

許太太在會談中談到親子關係的困擾。她覺得兒子討了媳婦後,她常不開心。兒子媳婦假日回家時,不帶拌手禮。有次媳婦帶來有機番茄,竟是拆開分裝給她的,讓她覺得哭笑不得。

許太太滿心委曲,從小對長子特別疼愛,兒子卻抱怨「媽媽不疼我!」。許太太將對兒子的不滿,都怪在媳婦身上,她也抱怨媳婦回家不幫忙洗碗、掃地。

再深入談下去,她又談到先生大男人主義,凡事聽他的,公婆大小事總是她張羅,卻得不到肯定,從遺產的分配也證實公婆偏愛小叔一家。

類似許太太的困擾,臨床心理師建議如下:

一、理解每個人的主觀世界:父母常抱怨盡心盡力照顧孩子,但得到子女的「負面評價」。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個體,有時只是父母和孩子間頻率不對,即使父母很用心,給的或許不是孩子需要的。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拼湊童年經驗的過程不見得客觀、公平(有時孩子選擇性地記住不愉快的經驗,卻遺忘了美好的回憶)。包容孩子在成長過程的受傷感受相當重要。憤怒、疏離的表象,有時背後是期待更多疼愛。

二、觀照當下的感受:唯有照顧自己的身心,才能改變彼此間關係。

透過自我安慰活動,找到生命的活力。例如有氧運動、瑜珈、宗教信仰、音樂、義工等。人與人的情緒相互影響,當內心充滿不快樂,表面做出關心,還是不夠自然,付出的努力可能無法百分之百傳達,只是讓接收者困惑。

三、適時改變想法:透過「圓餅圖」分析,調整不快樂心情。

人在思考時常常陷入某段不好的關係,忽略其他好關係。

透過繪圖方式,把家人列出來,理性分析,大致區分成「關係良好」、「關係普通」、「關係差」。仔細分析後,才會發現不好的關係或許只佔所有關係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四、學習溝通技巧:先肯定對方的行為、動機,將內心要說的話讓對方聽完。

許太太可以說:「謝謝你們百忙之中回來看我們,我很開心還帶了有機番茄回來,如果下次能帶回整盒的,我會更歡喜」。經由適當的表達,才能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長期關係不和可能導致憂鬱,必要時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