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哭得最慘的是誰…

 |2015.11.30
2916觀看次
字級
現代人陪摯愛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漸漸會以攝影來紀錄送別的過程。圖/永生生命禮儀攝影提供
留住與親友告別的每一個細節,現代人不忌諱在喪禮上攝影。 圖/永生生命禮儀攝影提供

【本報台北訊】「紅通的雙眼,麻布與黑衣都是一生的回憶」一生一次的婚禮,許多新人會請婚禮攝影拍下向父母拜別、紅著眼眶出嫁的感動瞬間,近年來,許多人也請喪禮攝影師拍下摯愛向這個世界告別的最後一面,向他們好好說再見。

永生生命禮儀專業攝影團隊總監賴柏中觀察,老一輩擔心在喪禮上拍照不夠尊重亡者,但近年觀念轉變,認為親人過世只是暫時離開,不排斥拍照留念,他看中市場趨勢,三年前開始接喪禮攝影,詢問度成長近三成,婚攝與喪攝比例約為二十比一。

「詢問以年輕人居多」賴柏中說,現今喪禮方式多元,詢問喪禮攝影年齡層大多二十多歲,但最後仍須徵詢長輩同意,許多客人指定喪禮攝影要用電影式拍攝,構圖要好看、動人,客人大多口碑相傳。

一般人可能會納悶「哭哭啼啼的畫面有什麼好拍?」攝影師尤宏源剖析,大多因為親友在國外,無法趕回見最後一面,也有地方上望族,希望能保存紀錄給更多人知道。 為什麼要記錄悲傷時刻?尤宏源說,並不是每場喪禮都是哭哭啼啼的畫面,八十歲過世民間稱「喜喪」,鄉下會請民俗特技團表演,讓觀禮民眾哈哈大笑,還有牽亡陣、三藏取經、五子哭墓等藝陣,南部地區盛行。

凍結當下情感 凝聚親情

也有人將告別式布置成溫馨的畢業典禮,象徵從人生的學校畢業,現場擺上課桌椅、畢業紀念冊,同學們在告別式上唱著當初最愛唱的歌,場面溫馨感人。也有人幫過世的親人圓夢,布置成「環遊世界」的樣子。

「記錄悲傷的釋放過程」賴柏中說,有些家屬守喪時哭不出來,隱忍著直到告別式,才完全抒發內心的情緒,在他的鏡頭下,親人落下淚珠、相互擁抱,雖然難過,但人與人之間情感也被他凍結。

民眾黃輝要說,他看過許多家庭,父母過世後,兄弟姊妹就鬧不合,他認為喪禮攝影紀錄可凝聚親友,多年後,親人聚在一起觀看當時喪禮照片「當年誰哭得最慘」,老相片勾起一家人的回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