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七旬高齡駕駛操控和反應力變差,發生事故機率高,交通部鼓勵繳回駕照。圖/陳俊智
【本報綜合報導】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對持有汽、機車駕照的人來說,並不適用。老人駕車肇事率居高不下,交通部公路總局去年起鼓勵七十歲以上年長者自我健康評估,並陸續寄出「放棄駕照同意書」,希望高齡者主動繳回駕照,不要再開車上路。但成效不彰,僅有極少數人配合,十餘個縣市繳回率僅一成上下。
例如桃竹苗近十萬名七十歲以上持有汽、機車駕照者,至今繳回不到七百張,繳回率僅百分之零點○○三,其他繳回不到一成的還有台北市、桃園、花蓮、台東、屏東等,台中、基隆、宜蘭、彰化、嘉義市及高雄也僅有約一成繳回率。
萬元考來 能留就留
多數老人為何不願繳回駕照?監理單位分析,鄉間因大眾運輸不便,老人們習慣駕車或騎車代步,也有的老人是「不服老」,堅持自己仍具安全駕駛能力,最多的是沒有法源要求強制繳回,老人們對駕照「能留就留」。
依現行法規,國內只有職業駕照有年齡限制,普通駕照沒有使用期限,要求七十歲以上老人繳回駕照缺乏法令約束,但高齡駕駛發生車禍,多半因為來不及反應瞬間發生事物,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是道路危險性提升的警訊。
但大多數老人都自認還有能力開車,加上偏鄉交通不便,不願繳回駕照,即使贈送小禮品,還有爺爺奶奶直言「我當初花了一萬多元上駕訓班才考到駕照,現在拿這種二、三十元的獎品就想叫我繳回?」說什麼就是要把駕照留在身邊。
愛惜生命 主動繳回
桃園市八十四歲的望熙浩耳聰目明,他在六十八歲時就主動繳回駕照,當時政府還沒推行這項政策,監理站人員滿臉疑惑,他回答一句「因為身體不想開了!」
望熙浩說,他從高中教官退休,過去都靠公車通勤,五十歲時考量便利性和機動性考取汽車駕照,開了十幾年沒出過車禍,直到有一天,新聞播報一名七旬老翁打錯排檔輾死自己孫子,他突然想起自己視力和聽力都退化,開始思考自己有沒有可能遇到同樣問題,加上女兒勸說,他當下決定繳回,他認為「這是愛惜自己生命,也愛惜別人生命」的方式。
回繳駕照 應有配套
警大教授蔡中志認為,監理站把繳回年齡訂在七十歲以上老人有點太高了,「眼睛開始有老花症狀、頭髮也白了,這些身體退化的徵兆通常在六十歲後就會更加明顯,年齡還可以下修」;他也建議高齡駕駛應以年齡區分,訂定每一段時間就再檢測的更嚴謹制度,不合格者就必須接受退場機制。
高市警察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陳文耀則建議高齡者繳回駕照政策要有配套,也應同步檢視各縣市的大眾運輸系統是否完善,否則就算回收駕照,住市郊的老人家不方便,仍會設法騎開車出門。
自我健康評估表
你該繳回駕照嗎?
有下列現象者,請在□打ゝ。
□ 難以看出物體有多遠。
□ 夜間駕駛困難度增加。
□ 難以轉頭從肩膀上看出去。
□ 操控汽機車的反應力或平衡性,明顯比以往差。
□ 駕駛過程中很難持續保持注意力。
□ 在交通繁忙路段或交叉路口駕駛,容易焦慮或緊張。
□ 覺得自己必須以遠低於時速限制的速度駕駛。
□ 患有未能良好控制的癲癇症、糖尿病、失智症或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 經常在服用酒精或藥物情況下駕駛。
□ 即使駕駛路程不遠,也容易疲勞想打瞌睡。
□ 發生小事故或幾乎發生事故的情形比以往多。
□ 有家人、朋友或醫師對您的駕駛安全感到關注。
備註:以上問題只要有任一現象,表示健康條件出現警訊,建議繳回駕照。
資料來源/交通部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