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流行膏方進補 帶著走 泡開喝

 |2015.11.09
1194觀看次
字級
膏方進補近年在大陸蔚為風潮。 圖/鄧桂芬

【本報台北訊】時序入冬,正宜進補調體質。中國大陸近年流行「膏方」進補,不必另外煎煮,可直接或加水沖開服用,出門還能帶著走,比傳統煎煮的湯劑、藥膳方便許多。中醫師提醒,膏方須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針對個人處方,不可隨意找中藥房調配,避免養生不成引發糾紛。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永昌表示,膏方具營養滋補、治療疾病等作用,廣泛用於各科病患及病後體虛者調理。國人對膏方的認識少,主要因膏方是早期皇宮貴族補方,如宮廷劇「後宮甄環傳」的東阿阿膠、中醫文獻「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的內服膏滋等。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腫瘤血液科主任陳信義表示,膏方原本只流行於較富裕的上海、江浙一帶,近年成為養生新時尚,各大城市的中醫院每臨冬季就會舉辦「膏方節」,民眾大排長龍掛膏方門診,只為求取處方,帶膏方回家補冬。

國內服用膏方的民眾算少數,但越來越多人認識並開始接觸膏方。曹永昌指出,國人常以藥膳補身,但未依體質進補,容易出現口乾、上火等症狀,生病的人可能越「補」越糟。膏方比藥膳更複雜、更精細,民眾若想利用膏方進補,勿隨意找中藥房調劑,應諮詢中醫師,依不同體質開立處方,吃對才能為健康加分。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展弘提醒,膏方進補非人人適合,例如腸胃虛弱者難吸收,急性病患則應以針對短期急性治療的水煎湯劑、中藥粉為主,至於身強體壯的民眾,也沒有必要利用膏方養生。七歲以下幼兒及孕婦也不適合膏方調理。林展弘表示,孕婦不適合隨意服藥,但若曾出現流產或出血等症狀,中醫師可為孕婦量身打造補身方法,非純粹以膏方調理。

膏方與湯劑比較

膏方 湯劑

適用對象 慢性病患者、病後虛弱者

、亞健康早衰者 急性病及短期治療的病患

藥物組成 優質藥材為主,藥材數量多達30味 不限藥物種類,藥材數量約10多味

方劑量 1劑可服用30到50天 1劑服用1天

處方製作 濃煎後摻入輔料,製成稠狀或凍狀劑型,製作精細 以水為溶劑,煎煮成湯劑,製作簡易

服用方法 直接喝或加水沖服,外出攜帶方便,口感佳 直接喝,外出不便攜帶,味苦

資料來源/台北市中醫師公會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