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與檯子 副刊與附鎸

文與圖/林黛嫚 |2015.10.29
1596觀看次
字級
副刊與附鎸 圖/林黛嫚

文與圖/林黛嫚

五月間赴北京開會,趁參訪之便又去了一次現代文學館,主要是去拜訪文友,卻也順道參觀了當期展覽,不意看到一張照片,是《晨報副刊》的創刊號,便拍了下來,日前在「文藝編輯學」的課秀給同學看,這張比學生們的父祖輩都還要資深的歷史照片,自然是引不起任何波瀾。

副刊為什麼稱為「副刊」?「副」字雖然有附帶的、次要的意思,但通常的用法是指輔助的「副」手,或是相配、相稱之意。我喜讀副刊,我在副刊工作,卻不研究副刊,對副刊的歷史不一定了解,自然也要透過搜尋、研究才會了解。一九九七年,聯合報系接受文建會委託,辦理「世界華文報紙副刊學研討會」,當時的《聯副》主編瘂弦先生在會議開場白中提到「副刊」的由來,文藝性內容附屬在報紙正刊始自一九○○年上海《同文滬報》開闢《同文消遣報》,將各種不同的詩詞、筆記與雜俎彙整一起,是為副刊的濫觴,因此這份「附屬在報紙正刊」寫為「附刊」是比較符合原意,「副刊」之名則來自前述那張照片裡的《晨報副刊》。

這張處處是歷史的「報紙副刊第一號」,報眉上寫著「晨報附刊」,刊頭上卻是「晨報副鎸」,原來是因為一九二一年《晨報》把專門刊載藝文性稿件的版面單張發行,定名為《晨報附刊》(亦稱副鐫),請了一位以寫隸書著名的書藝家題寫刊頭,據這位書藝家說隸書中沒有「附」這個字,遂寫成「副」字,「副刊」這個名詞因而誕生,沿用至今,瘂弦主編說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對日戰爭時期,副刊曾經擔負起抗日救亡的歷史任務,很多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都曾主編過副刊,如沈從文、徐志摩、梁實秋、蕭乾等人,蕭乾還說過「中國是副刊的大國,一開始就起著搖籃的作用」,點出副刊是文藝的搖籃這個重要性,也使得副刊擺脫「報屁股」的不雅稱號,地位從原來消閒娛樂的角色,一躍為藝文界的舵手。曾有一位副刊編輯這麼形容,如果報紙是一套西裝,副刊就是襯衫上掛著的領帶,一繫上領帶,這套正式穿著就既體面又氣派,可見雖是「附屬」的,卻也不可或缺。

一九九七年這場副刊學的盛會,是首次以副刊為主角的學術會議,展現會議成果的論文結集也被傳播學者認為是研究副刊的珍貴材料,事實上當時的傳播環境,平面媒體正受到電子媒介的衝擊,解嚴以後增張、加版的輝煌景況正產生變化,有的報紙悄悄停掉副刊,或減少副刊出刊的次數,副刊的存廢面臨嚴峻考驗,這場會議適時為副刊盛世的傾頽拉了一把,報紙副刊或是隨著正刊停刊而結束,或是雖然出刊卻不發稿費的局勢因此往後延了幾年。

《晨報副鎸》第一天,歷史上記下中華民國十年十月十二日星期三,這是副刊的第一天,最後一天不知會是哪一天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