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 一起來健走

陳玲芳 |2015.09.05
1919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 芝山岩 健走步道 圖/邱麗玥
新竹縣 牛欄河 親水公園 步道 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嘉義縣 梅山來走走健康好彩頭步道 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台南市 虎形山公園步道 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高雄市 愛河之心 健走步道 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宜蘭縣 冬山河 梅花湖 步道 圖/衛福部國健署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即可將健走融入於生活中。

國民健康署為營造生活化運動的社區,與縣市衛生局合作,結合轄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單位,鼓勵社區民眾健走活動,建置了兩百多條健走步道,部分步道並設有熱量消耗標示。

六條各具特色的步道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妙心表示,為了讓民眾認識這些步道,國民健康署以適合親子健走、費力度低、風景優美、具有生態景觀等考量,推薦六條各具特色的步道摘錄如下:

一、台北市芝山岩健走步道:健走時間約需二十二至四十六分鐘,消耗熱量約七十二至一百三十八大卡。芝山岩遺跡是國家一級古蹟,具有整建完整美觀的木棧道,以保護該地之地質,旁有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等,是親子共同健走的好去處。

二、新竹縣牛欄河親水公園步道:健走時間約需兩小時,消耗熱量約四百六十五至六百二十大卡,具有優美的河岸風情,翠綠的垂柳、清澈的溪水、古樸的東安橋、轉動的水車、維妙維肖的水牛石雕、打井水用機具,水中生態約有二十五種魚類,為清幽雅緻的親水散步區域。

三、嘉義縣梅山來走走健康好彩頭步道:健走時間約需一小時,消耗熱量約一百二十六至一百五十三大卡,梅山公園自日治時代即開始種植梅樹,今日已是園中遍植梅樹,另有桃、李、牡丹、杜鵑、櫻花、聖誕紅等花木,全年花開滿山園,景緻繽紛迷人,是嘉義縣著名的名勝,當地民眾休閒的好去處。

四、台南市虎形山公園步道:健走時間約需三十分鐘,消耗熱量約七十八大卡,園內有大片相思林,環山步道隨山勢起伏而築,自然景觀未受人為破壞,生態環境極佳,常可見野生動物,是闔家避暑健走的好所在。

五、高雄市愛河之心健走步道:健走時間約需四十分鐘,消耗熱量約六十六大卡,從博愛路「愛河之心遊客休憩中心」起,沿同盟路愛河南岸健走,抵達終點站─愛河之心愛之船駁船碼頭,沿途風景優美,是兼具文化、古蹟、濕地生態的新興景點,也是親子出遊及運動好去處。

六、宜蘭縣冬山河梅花湖步道:健走時間約需四十分,消耗熱量約一百一十三大卡,梅花湖因湖形狀似五瓣梅花而得名,湖光山色風景秀麗,湖中各式鳥類穿梭,自然生態豐富,喜歡鳥類的人可以來健走兼賞鳥。

健走控制體重延年益壽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兩百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有關,大約兩成一至兩成五乳癌及大腸癌、兩成七糖尿病與三成的缺血性心臟病,係因身體的活動量不足所造成。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六十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周應累計至少一百五十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

陳妙心說,聯合國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憂鬱和失智的風險,也能強化肌肉和骨骼,減少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更能幫助控制體重。

國健署邱淑媞署長表示,運動可分段累積,每次只要十至十五分鐘,便可輕鬆累積身體活動量。每天健走十五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長期維持每天運動十五分鐘的習慣,更可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

國健署提醒,夏秋之交氣溫仍高,運動時間要避免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期間以防中暑,建議利用晨光時間或傍晚日落時分,記得帶瓶白開水、毛巾,並著透氣排汗的衣服,與家人朋友相約健走去。

國健署彙整二十二縣市的社區健走步道,可於國民健康署網站\健康主題\體重管理、飲食、運動\運動\社區健走步道項下查詢(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spx?id=201111070001)。

學童飲食調查

奶茶配洋芋片

為肥胖元兇

國小開學前夕,癌症關懷基金會公布一項針對雙北市小學學童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小學生過重或肥胖比例高達三成,「點心」為最大元兇,不分年級,有近八成學童不愛喝白開水,課後愛喝含糖飲料、吃點心,其中最愛吃的點心是「洋芋片」,最愛喝的糖飲是「奶茶」,成為致胖的兩大殺手,提醒家長多多留意。

親自走訪各小學的營養師林郁婷表示,基金會共針對新北市三十八所、台北市十四所小學一至六年級,近四千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過重或肥胖比例占三成,且愈高年級肥胖比例愈高,以六年級的四成五最高,且男生愛喝奶茶肥胖率較女生高。

調查顯示,在課後這段學校老師與家長都管不到的時間裡,有八成學生會吃點心,七成則習慣喝飲料,其中學生最愛吃的點心為洋芋片、餅乾、麵包,最愛喝的含糖飲料則是奶茶,而肥胖學生更是養成「天天喝飲料」的習慣。

林郁婷說,尚在生長、發育的小學生,三餐之外「吃點心」雖有必要,但吃的東西太油、太甜、太精緻,卻只會讓小朋友身材「橫」著長,尤其是好喝又容易上癮的奶茶,除了糖分高,還有添加的奶精為反式脂肪等問題,特別容易造成肥胖。

她指出,調查同時發現,有三成六的小學生未養成「每天排便」習慣,甚至有百分之七的學生,約六到七天才排便一次,尤以天天喝飲料的頻率最高,占兩成四。

問卷顯示,高年級學童自主性較強,可自主選購喜歡的飲品點心,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提醒家長應多留意孩子的點心內容,不論是否搭配飲料,都應以不超過三百大卡為限,才不會熱量攝取過多,影響正餐,造成飲食不均衡。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學齡期六至十二歲是生長發育重要時期,家長可以協助學童建立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最好多吃蔬菜水果來增加纖維質,或把起司加在點心裡面增加鈣質,用南瓜、紅蘿蔔來保護視力。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強調,預防慢性疾病要從小開始做起,避免高糖量飲料、油炸食物,並減少外食,而多吃真食物、好食物與全食物,才是最好、最安全的方法。為了幫助學童認識食物與健康關係,去年癌症關懷基金會走訪新北市國小開辦「小樂活健康講座」,獲得熱烈迴響,今年更擴大推廣到台北市。

棄喘趴趴走

守護

氣喘兒的健康

為加強氣喘高危險群學童及家長對於氣喘與照護的認知,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台灣氣喘學會,訂於今年九月十二、十三日假台北市兒童新樂園辦理「台北市國小氣喘學童及家長支持團體工作坊暨親子衛教體驗營」,歡迎家長帶氣喘兒一起來「棄喘」趴趴走。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夢蕙處長表示,氣喘是兒童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亦屬過敏疾病的一種,產生過敏疾病的兩大要素,為遺傳體質及接觸到外在環境中的過敏原。氣喘兒平常要做好控制,而不是發作才找醫師。學童應有正確管道取得氣喘相關知識,除認識呼吸系統、認識氣喘、造成氣喘發作的危險因子外,更重要的是,定期治療,氣喘發作時緊急處理,以及正確使用氣喘藥物噴霧器。

台灣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表示,多數家有氣喘兒的家長及學校都有錯誤認知,認為「沒有喘,只有咳,怎麼可能會是氣喘!」、「因為擔心長期使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會產生副作用,所以吸藥斷斷續續」等,因而疏於適當照顧,或者擔心運動會引發氣喘發作,因此不讓氣喘兒上體育課,反而讓氣喘兒喪失許多運動機會。

其實,大部分氣喘患者都可正常從事體育活動,透過適當而且正確的方法,可減少運動氣喘的發作;「棄喘」趴趴走活動,邀請全市氣喘學童與家長踴躍報名參加,透過多項具趣味性的遊戲關卡及互動方式,傳遞氣喘自我照顧之正確知識,增強學童及家長對氣喘的認知,守護氣喘兒的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