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烏干達 王怡珺:台灣真幸福

 |2015.08.24
221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為了看世界另外一面,二十四歲的王怡珺搭了十六小時飛機遠赴烏干達,不僅曾患瘧疾,還在住家前被搶,額頭被開山刀狠砍一刀。家人朋友自然為她擔心,她卻說,「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王怡珺說,比較全世界,台灣人的幸福程度可說位於前段班,卻沒有勇氣去追求夢想,或根本不知道夢想何在?想想烏干達有多少人在生存線掙扎,真的不要再浪費天分和興趣了。

抱持對全球化世界走向的疑問,王怡珺大四花了一年在台灣各地旅行,認識在當地土生土長不同階層的人,其中,台灣東海岸花蓮與台東交接處的海岸,成為她在烏干達午夜夢迴最想念的風景。

由於參與美國PeaceCorps計畫,協助改善烏干達當地農民和中盤商的農業產銷模式,她同時感受到當地傳統文化正在流失,以及婦女遭受種種不平等待遇。因此除了募資出版烏干達部落的童書外,也正想辦法幫忙烏干達婦女在網路上賣些布包、衣服等,協助她們經濟獨立。

見證女權「結構性問題」

王怡珺說,非洲早已脫離「飢餓30」的刻板印象,但烏干達還是存在不少社會問題,她兩個月前在姆巴萊住家前和台灣親人用手機通話時,被當地人拿開山刀自額頭狠砍一刀,搶走手機,當場血流如注,翻開瀏海,疤痕仍清晰可見。她笑說,因為當地醫師找不到合適的針,一直說針太粗,縫針比被砍時還怕,後來清洗傷口還發現兩根頭髮也一起被縫進去。親友為她感到不捨,她豁達地說,「人都是人。有好人也有壞人,會有想傷害你的人,也會有想要幫助你的人。沒有必要特別去可憐烏干達人,也不要覺得他們很善良。如果待得不夠久,就會看不到人比較多樣的那一面。」

她也親眼見證女權的「結構性問題」,同為二十多歲,正處花樣年華的當地女生在農村出生長大,每天就算再努力工作,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都不可能享有與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一樣多的資源,一輩子只能在耕田、提水、照顧小孩中度過,不能追求自己的夢想。王怡珺回台不到一個月,又要再回烏干達服務,預計在烏干達工作兩年,下個計畫是到美國念研究所,之後再投身緬甸、柬埔寨等亞洲新興國家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