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穴小、選錯樹 颱風一來樹就倒

羅智華 |2015.08.12
2921觀看次
字級
蘇迪勒颱風肆虐,造成成功大學校園大、小樹木受損,就連榕園內第二老的大榕樹也因受損嚴重,主幹裂解開來,讓校友看了相當心疼。圖/修瑞瑩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蘇迪勒颱風過境,橫掃全台,台北市約有五千棵樹木傾倒,高雄則有近一萬三千棵路樹被強風吹倒、連根拔起,就連成大榕園第二老的榕樹也倒塌,滿目瘡痍景象宛如樹木浩劫,甚至造成行人、騎士無端遭殃。專家呼籲政府應在風災過後儘速進行「全國路樹總體檢」,才能在下次颱風來襲前防患於未然。

外包廠商 草率種樹

「平日做好護樹工作,就是防災的第一步」植栽景觀專家李碧峰表示,分析每次颱風一來樹就倒的原因,可歸納成幾個問題,像是樹木植穴過小而侷限樹木根部發育、植穴空間過於密閉導致樹木病危害、樹種選擇不良、路樹養護不佳等問題。以植穴過小為例,就像是我們「大腳穿小鞋」,一旦強風來襲就容易因為抓地力不足,造成「頭重腳輕」而東倒西歪。

他語重心長表示,很多縣市政府都是委託外包廠商來種植路樹,但有些廠商「便宜行事」,只草率在土壤中挖個洞,就把樹種下去,亦沒有設立支架固定,忽略種樹流程其實有一整套SOP要確實執行,像是種植路樹前要先進行驗苗、檢驗樹種健康,開挖的植穴不僅要有樹木根球部的兩倍大,也要考量植穴會不會排水不良等問題。

此外,土壤優劣亦是影響樹木健康關鍵,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朝圳表示,土壤環境從一開始種樹時就很重要,種植前不只要將土壤挖鬆,平日土壤維護更不可少,以一公尺高的小樹來說,植穴長度就要直徑三十公分以上才夠。

樹木種植 因地制宜

「樹木種植必須『因地制宜』,不是想種什麼樹就種什麼樹。」陳朝圳表示,綠樹栽種需有整體性規畫,要配合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環境因素。而行道樹的種植,更要注意道路寬度與交通行走,有些種類樹冠較大、枝繁葉茂,很容易延伸到馬路上、影響行車安全,這些環節都是各縣市相關單位在種植路樹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慎選樹種 細心照護

以路樹、行道樹種植為例,專家建議應盡量多種植原生種植物與深根性樹種,像是楓香樹、烏臼、樟樹等樹種都是不錯選擇,以樟樹為例,本身抗風力佳,台灣光臘樹枝幹則有韌性,適合作為行道樹。

陳朝圳表示,很多人只知道種樹,卻不懂得護樹,更常為了自己方便而壓縮樹木生長空間。像是路上常見行道樹周圍被水泥磚牆圈起來,或直接在樹木根部鋪設行人磚,易導致行道樹生長範圍受限、根部無法向下延伸。

五年一次 樹木健檢

陳朝圳強調,「各縣市政府相關單位應在風災過後儘快進行路樹總體檢」,陳朝圳建議,主管機關應該每五年就為行道樹進行完整健康檢查,尤其已出現傾斜的路樹更要用支架加以固定,才能未雨綢繆,避免樹木浩劫重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