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佛學遇上醫學 心定和尚 以樂定心 精神醫師 禪修抗憂

人間社記者江怡慧台中報導 |2015.06.03
2727觀看次
字級
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 圖/人間社記者江怡慧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楊淵韓。 圖/人間社記者江怡慧

【人間社記者江怡慧台中報導】當佛學遇上醫學,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由台中市文化局與佛光山惠中寺共同舉辦,「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因回響熱烈,日前加場,邀請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楊淵韓,講述「東西文化的對談—腦神經和心意識的銜接」,分別以佛學與醫學角度,解析心的力量。

心定和尚以組成身體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說明「心理思惟會影響生理現象」,並進一步證實腦神經與心意識依靠呼吸連接,由意識思想主導被動的神經系統。

楊淵韓以「細胞有意識嗎?」、「在佛學上,什麼是第六感?」向心定和尚請法。心定和尚表示,細胞會呼吸、交換氣體,但都僅為生理現象,並無思想、心意識可言;他說,「第六感」即佛教所說的「第七意識」,也是心中「愛的力量」,當能量集中且接續不斷,便可知曉過去、現在及未來。

「佛法是科學,不是宗教。」楊淵韓表示,美國UCLA成立的禪定與心智中心,致力於研究禪修對人類心智的影響,他說:「根據歐美主流媒體報導,禪修者會產生強大的GAMMA腦波,能穩定情緒,增加工作效率。」

「失智症又分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在非藥物治療方面,首推禪修。」楊淵韓指出,禪修者的心智會因內心覺性的開發訓練,而較不易退化,也會降低情緒困擾,減低罹患憂鬱症的機率。

談到快速定心的方法,心定和尚則與大眾分享「樂功」,他表示,微笑能釋放壓力與情緒,減少雜念以及煩惱。

心定和尚以佛典故事為例,他說,禪定是無漏、空性的智慧,期許大眾學習觀世音菩薩「我若向一切,一切皆圓滿」的慈悲心,發願承擔天下苦難,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柔軟心,激起心中無限力量,進而造就嘴角上揚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