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說喻--難民收容所

星雲大師 |2015.05.27
3358觀看次
字級
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蘆溝橋事件引燃了中日戰爭。

同年,大雪飄飄的臘月,烽火彌漫到了南京,不幸演變成「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悲劇,造成生靈塗炭。在南京棲霞山寺,流離失所的百姓,就像過江之鯽般蜂擁而來。當時,家師志開上人正在棲霞山擔任當家,他義不容辭地成立了難民收容所。據聞,那時候,每天都有十萬人以上要吃飯。於是在天寒地凍的日子裡,志開上人動員了全寺住眾和信徒幾百個人,一同煮粥供應。但是受難的人太多,儘管一鍋接著一鍋煮,有時候仍然來不及供應。

忙了一段時期,時局終於慢慢穩定,寺方便全力協助難民往大後方去。

等到八年抗戰一結束,我們的國家勝利了,卻有一些想要發「勝利財」的人也出現了。即便棲霞山只是一座寺院,竟也有人覬覦它廣大的林地。只是,佛教道場沒有什麼力量,眼看著即將被人瓜分侵佔了,寺方也束手無策。

正當大家愁容以對的時候,很意外的,新六軍的軍長廖耀湘派人帶來了一塊牌匾,說要送給棲霞山。原來八年前,抗戰期中,他也是難民之一,接受過棲霞山的援助,當時他還只是個營長,現在已經是軍長,為了報答棲霞山救助的恩惠,便以牌匾表示感謝。當那塊牌匾一掛上,地方上的流氓惡霸,因為畏懼軍方的威權,再也不敢壓迫棲霞山了。

其實,棲霞山於戰爭中施粥救急,懷抱的是「不忍眾生苦」的悲心,並沒有想到要他人回饋。不意卻因為這麼一個善行,保住了棲霞山的寺產,也讓道場香火得以延續。

從這件事情來看,一個人做好事,雖不一定想求什麼功德、回報,但是因緣到了,很自然就會有。就像一顆種子播撒到地上,有一天因緣具足了,自然就會發芽、生長。所以,在這個社會裡,大家要多多做好事,多多積功德,將來必定是會開花結果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