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市的浪漫與寫實

文/林皇德 |2015.05.06
1493觀看次
字級
走讀城市的浪漫與寫實

文/林皇德

姐姐過世的時候,我還是五年級的小學生。喪禮完成後,她的牌位便一直供奉在佳里善行寺。有一段時期裡,爸媽每天都會在我和妹妹上學之前,把我們帶到善行寺,向神主上香祭悼。

當時的善行寺已是散發著古樸的味道。柱子上的紅漆略微脫落,牆上的壁畫以石灰打底,也已受潮,總是使我的制服沾上了粉白的痕跡。屋頂的橫梁是原木架構,微微帶有朽蝕的跡象。那時的我跪下來時,額頭只到供桌的高度。依序向觀音菩薩、祖師爺、地藏王菩薩、天公及佛祖參拜後,接著便拿香向姐姐祭拜。那木製的小小的神主,隱藏在佛祖身後晦暗的陰影中。在眾多的牌位裡,我總是踮著腳尖,雙眼仔細搜尋,卻仍然很難找到姐姐的神主。但我想,每一分心中的默念與祝福,都一定能夠抵達天聽。

站在善行寺的廟埕中往右前方望去,可以看見鄰近有一棟樓房,造型很獨特,多邊的形狀不像一般街上方方正正的房屋。牆上總是爬滿了綠色的藤蔓,顯得極為清幽。我常幻想著裡頭居住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可能是穿西裝打領帶的紳士,可能是飽讀詩書的老人家。

後來雖然搬離了佳里,每年的春節、中秋和忌日仍然會回到善行寺向姐姐上香。看著寺廟一年比一年老舊,柱子上的紅漆已脫落殆盡,牆上的壁畫也早就一片模糊,心中淺淺一嘆。年復一年造訪這座寺廟,它對於我而言,象徵著對姐姐的思念,以及對時光飛逝的感慨。

直到閱讀了吳新榮的作品,這座善行寺在我心中的面貌,才開始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原來,吳新榮的妻子毛雪芬的喪禮也在此地舉行。《亡妻記》裡細細地刻畫喪禮的過程與吳新榮的思念之苦。每一頁,他總是以著飽滿的情感由衷地呼喊著:「雪芬喲!」每一聲呼喚都來自最深層的內心,滲著暖熱的血液的溫度。而我在廟埕中所望見的,爬滿了藤蔓的建築,原來就是吳新榮居處小雅園的故址。吳新榮曾在此地與青風會的朋友們一起寄寓理想,與台灣文藝聯盟的同伴們一起暢談文學。一瞬間,在我的腦海中,這座善行寺彷彿得到了全新的生命,每一片磚瓦、每一根梁柱,甚至是每一塊斑駁的痕跡,全都有了豐富的意義。

曾經有一個至情至性的醫生作家,在此地送別他的至愛,和我一樣滴下眼淚,懷念她,書寫她。這裡不只是記憶中思念姐姐的地方,也是我與另一個偉大靈魂接軌的地方。

在佳里度過了十多年的時光,每天在這裡生活,在大街小巷裡穿梭,我卻好像不曾真正認識它。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張開心裡的眼睛去接觸這片土地,不論走過多少次,都無法看清它的面貌。

因為了解,我們才能愛得更加深刻;而想了解自己的故鄉,就必須去碰觸,去閱讀,去感受。走動踏查,可以更加認識故鄉的面貌;閱讀歷史,可以更加了解它的骨幹與血肉;但是,若想接近這塊土地最深刻的靈魂,不能沒有文學。

認識一座城市,最好的導覽員就是作家。若是你也跟著作家的腳步來到府城,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有著千變萬化的姿態。跟著許丙丁的腳步,它是神靈與人群共存的魔幻寫實;跟著楊逵的腳步,它是帶著批判色彩的現實主義;跟著葉石濤的腳步,它是帶著想像翅膀的浪漫主義;跟著楊熾昌的腳步,它是比現實更現實的超現實主義。你會訝異,在這裡生活了這麼久,卻從不曾見過這樣的府城。

《府城文學地圖》兩冊一共引介了沈光文、楊逵、吳新榮、陳秀喜、阿盛、蔡素芬、許丙丁、楊熾昌、葉石濤、許達然、李安等十一位作家,從他們的生平與著作中歸結成十一條文學踏查路線。他們或在台南出生、成長,或曾在台南定居,寫作的領域包含古典詩、散文、隨筆、新詩、小說、劇本;因此,每一條路線都是文學、生命與土地的交集。

書籍的篇章依據文學地圖所在的位置,區分為「舊城區」與「大台南區」兩冊。「舊城區」包含許丙丁、楊熾昌、葉石濤、許達然、李安的文學地圖,觸及了台南市東區、中西區、南區、北區、安平區等地;「大台南區」則包含沈光文、楊逵、吳新榮、陳秀喜、阿盛、蔡素芬的文學地圖,觸及的地區有新化、善化、佳里、七股、將軍、北門、新營、柳營、白河、東山。每冊的排列則以作家的出生年分為次序,由古及今,在空間的地圖之外,融入了時間變遷的軌跡。

從這十一位作家身上,我們也看見了府城文學的沿革。由於以作家為線索,串連府城的文學地景,因此相同的地景可能會重複出現在不同的文學地圖上。但在不同作家筆下,同一個地景所呈現的樣貌並不一樣。

府城的偉大作家並不只這十一位。或許,本書可以是一個起點,希望未來有更多更多的文學地圖出現,讓世人看見府城更加繽紛多彩的面貌。

這本書的作者群,是就讀於台南一中一○五級科學班的三十位學生,對於文化與歷史都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琢磨。實際踏上文學之路後,才發現自己的淺薄與渺小,但這並不能阻礙追尋的意志。

寫作的過程,彷彿是一趟偵探的尋尋覓覓,作家的傳記與著作是既有的線索,而在小心翼翼地探究每個細節後,拼貼出全景。我們沒有採用訪談家屬或作家本人的方法,因為想要像一個小小的崇拜者那樣,細細的握住手中僅有的片語隻字,探索著偶像的腳步,踩過他所踩過的每一寸土地。

(本文係林皇德主編《府城文學地圖》新版書序,遠流五月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