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部落 有能的身外之物

Carol H. /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四年級 |2015.04.24
1208觀看次
字級

Carol H. /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四年級

有句話說「錢乃身外之物」,然而多數人卻相信「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這學期修了一門德育的課程,第一次上課老師便要我們捐款,納悶之餘,腦中閃過的念頭是:我不是繳過學分費了嗎?

我來自經濟不甚寬裕的家庭,懂事之後便看見母親為了維持家計,對於金錢總是錙銖必較。每回遇見街頭募款,我總是猶豫再三,想著自己阮囊羞澀,顧不了自己也無暇幫助別人。那天在全班踴躍的氣氛下我掏出了晚餐錢,在丟進募款袋的那一刻還不捨地望了幾眼。錢對我而言,並非身外之物。

回家後我和母親分享了捐款的心得,原以為母親會斥責我亂花錢,沒想到她的反應竟是詢問:「要不要媽媽也一起捐?」這讓我頓時感到非常羞愧,原來我不捨的只是一頓晚餐,而媽媽心疼的卻是比我們還要弱勢的人。

這就是一種「奉獻」,因為自己曾經走過苦難的道路,才懂得要在別人困難之時伸出援手,哪怕捨出去的只是一頓晚餐錢。

我們的教育常以競爭為前提,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之下,養成了自我主義的性格,丟失了關懷與同理的角色。每回上課,老師總請同學分享感人的故事,並提議捐款的公益單位,從中,我們學習的觸角不再侷限於課本上冷冰冰的知識,而是以行動來實踐身為公民應該有的責任。

套一句老師的話:「荷包滿滿的人往往心靈空虛,而荷包空虛的人往往心靈滿滿。」了解弱勢族群背後的故事,並略盡一己之力後,我已不在意荷包是否充實,而是在幫助別人之後,心靈是富足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