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屋住 成了國際仿效政策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 |2015.03.26
1031觀看次
字級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小到曾經被我國前外交部長陳唐山蔑視為「鼻屎大」的小國。但這個小國在剛去世的「國父」李光耀帶領下,奠定了法治、富裕、文明的基礎,贏取了遠超過它人口、面積所應有的國際地位與矚目。

新加坡的很多制度,都成為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的典範,其住房政策就是其中之一,使得地狹人稠的新加坡,基本上達到「居者有其屋」的境界。

「人人有屋住」是新加坡獨立建國後就訂立的「國策」。一九六○年時,新加坡建屋局成立,擔負起保障住屋的建設。在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九五年期間,通過七個五年計畫,新加坡建屋局共計建設保障住屋八十多萬套。

除了建屋之外,新加坡另外建立了「中央公積金」制度,規定所有就業人員必須參加,公積金繳納數額按經濟發展水平和工資收入情況不同而調整,大致介於薪資的百分之三十五上下,其中個人負擔約百分之二十,雇主負擔百分之十五。

這個公積金即用來支付房屋貸款,不足的話,還可以向建屋局申請貸款,貸款利率比公積金存款利率高百分之一,比市場利率低百分之二至四。

換句話說,新加坡這個制度具體保證了「人人有房可買,人人買得起房」,成果就是,將近百分之八十五的新加坡人,都住在這種被稱做「組屋」的公共住宅裡。

新加坡公共住房的概念雖然來自歐洲,但它並沒有照抄,而是加以改善。

實際上西方許多國家也有建造公共住宅,但卻是一種為了救濟窮人或少數種族的社會福利,結果都是窮人住在一起,或是少數種族的人聚居,最後變成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貧民窟。

而組屋,卻是新加坡的「特產」。具體來說,每座組屋都是一個完整的生活機能體系,除了住房之外,社區裡有食堂、小販中心、超市、醫務所、停車場等生活上應有的一切需要,都可以在組屋解決。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社會政策也都是圍繞組屋來進行,譬如社區服務、教育、種族和諧、社會和諧、家庭關係等,都跟組屋有密切關係。為了獨身老人能互相照應,新加坡甚至建有專供兩位老人共住的組屋社區。

可以說,組屋基本上就是系列社會政策的平台。沒有組屋這個平台,這些政策的執行會變困難,甚至可以說新加坡的國家建設,主要是圍繞組屋來進行。

有不少國家想仿效新加坡,但如果看不清新加坡的住屋政策,不再是西方國家那種救濟窮人的概念,而是一個基本國策,就恐怕難以學成功。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