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之愛

李子 |2015.03.24
1273觀看次
字級

文/李子

我靜靜躺在病房狹窄的陪睡床上,窗外車聲隆隆,室內一盞小燈,媽在病床上睡了,這夜,我值班守護虛脫瘦弱的母親。

媽因為完全沒有食欲,一星期滴米未進,住進醫院,醫生說已經有一點脫水現象了。辦完住院手續,做了心電圖及肺部超音波,媽一進了病房就昏昏睡去。經過檢查,肝腎功能都很好,醫生質疑媽有憂鬱傾向,是她不願意進食。

半夜裡媽一直說夢話,一會兒驚懼叫喊,一會兒又嘻嘻笑著。我一聽到聲響馬上起來查看。

「媽,怎麼了?」我趨前詢問。

「欲睡啦!」她閉著眼睛回應,一下子又沉沉睡去。

望著媽沉沉入睡,蒼老而沒有血色的臉龐,雙頰凹陷,小巧挺直的鼻子上立著幾點老人斑,紫著一張薄唇,五官還可看到當年的秀麗。只是,八十二年漫漫歲月,皺紋在鬆弛的皮膚上宣告占領,手腳更是皺到像一層蟬蛻的皮。她,垂垂老矣。

從十九歲嫁入李家,夫家是一方漫天大帳將她緊緊包覆;自立門戶後,以丈夫為天,孩子為地,又圈起一方圍城,在城裡辛苦付出,無怨無悔;現在,這一方城,縮小到一張病床。

六十三年前,一個微涼的秋天,十九歲的她穿著粉花洋裝,薄施脂粉,到男方家送葬。因為家貧,長輩作主趁著阿祖過世讓爸把媽娶過門,爸從台北趕回來,短暫相聚三天,又返回工作崗位,這一別三個月,直到過年圍爐。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要煮飯洗衣劈材餵養雞鴨,又要服侍公婆照顧小姑小叔。貧困之家,日復一日番薯簽加稀飯,寂寞孤苦,等待丈夫歸來,成為她生活的動力。

丈夫歸來,在台中覓得新職,她喜孜孜要展開新生活,奈何小姑小叔也跟著過來,還和強勢、愛般弄是非的姑婆當厝邊。這個姑婆有錢時吃好穿好,沒錢了伸手向爸借錢,爸將媽陪嫁的金項鍊借給她去典當,項鍊從此一去無回。更甚的是每次阿公來了,她總把他拉到旁邊去咬耳朵,無非是嫌媽嘴巴不夠甜,嫌媽不會持家,每天青菜豆腐,讓成長中的叔叔姑姑營養不夠……爸一雙手,養父母子女弟妹,不省行嗎?姑婆甚至因為細故動手打了媽媽耳光,我從小就很相信虎姑婆的故事,因為我親身經歷。這家族的大帳裹得媽媽快要喘不過氣來。

而後爸爸當了老闆,姑姑嫁人了,叔叔成家了,阿公過世了,鰥居濱海小鎮的阿嬤卻因住不慣城市,執意不來台中與我們同住,於是爸爸休假的唯一娛樂就是回老家看母親;媽媽穿上裙子,擦了口紅出門,就是要回老家去拜天公、祭祖先、陪伴阿嬤。最難忘的是寒冬除夕,阿嬤放不下老家的祖先牌位,爸爸不放心台中的家,媽媽總要帶著食物,坐著向晚的客運車回去陪阿嬤圍爐拜祖先,爸爸通常大年初一才回鄉下陪阿嬤。每每,我吃著豐盛菜餚,想著刮著海風,一燈煢煢,相依為命的婆媳,眼裡總是隱隱閃著淚光。

媽媽為阿嬤煮飯洗衣縫補,吃同炊,睡同榻,一夜夜細聽阿嬤絮絮叨念親戚鄰人的點點滴滴,她們情同母女,她們都是以夫為天,沒有自我的傳統女人。後來阿嬤跌倒中風,姑姑們只是回去蜻蜓點水,卻要指責媽媽這裡不好,那裡不是,這個沒有血緣的媳婦隨侍在側,負起照顧全責,餵藥翻身洗澡默默承擔,認命當李家的媳婦,因為她要成全丈夫孝子的美名。那段時間我好久看不到媽媽,我也搭著客運車回老家探望她們,每到黃昏媽媽趕我回家,鹹鹹的海風總是吹得我一路淚眼迷離。

爸爸是媽媽的天空,她仰望他,也無微不至照顧他。爸爸除了事業意氣風發,在家裡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連內衣褲都找不到。洗澡時媽媽幫她備好換洗衣物,晨起刷牙時牙刷上已沾好牙膏;冬天進補,香噴噴的八珍雞湯爸爸沒吃我們只能望之興嘆,夏天嫣紅西瓜,冰鎮綠豆湯也是爸爸先喝了,我們才能大快朵頤。

她樸素節儉,不知道寵愛自己,出門唯一的化妝品是一管口紅;她也不注重健康,牙齒從年輕就經常蛀蝕,捨不得花錢看醫生,就近找齒模師補了算。她沒有自己的嗜好,沒有談心的姐妹淘,當孩子長大各有家庭後,她惶惶然若有所失。身子健康時尚能帶她出去旅行,品嘗美食,這些年身子不好,脊椎骨退化,走路無力,齒牙掉光,食欲不佳,蝸居一方斗室,整日躺著寂寞細數光陰流逝。她自己感覺熬不下去了,生活沒有寄託,身心沒有著落,日子變得鬱鬱寡歡。

但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是爸爸的態度。罹患老年失智的爸爸開始嫌棄媽媽,他羨慕別人家太太身體健康,能跑能跳,埋怨媽整天躺在床上,腳不能走,口不能吃,咿呀喊痛,讓他覺得煩。爸活在二個世界,恍神時會哭泣,捨不得媽受苦,十幾晚都睡在椅子上守候媽,弄得雙腳腫脹如麵龜。但神智清醒時,處女座完美主義的他,便見不得妻子如此病懨懨,他叨叨謾罵讓媽覺得自己是個廢人,覺得一輩子守候的丈夫居然嫌棄了她,於是,不吃不喝,終於住進這一方病房。

夜深了,窗外隆隆車聲漸歇,手機卻嘎然響起,爸爸在電話那頭囁嚅地問;「妳媽有卡好麼?妳媽沒在厝裡,我攏未睡……」

媽媽一輩子愛丈夫愛孩子,為家庭付出所有,但她忘了多愛自己一點。她曾經喜悅的說:「多謝妳攏會帶我出來看天地。」媽,妳趕快睡醒,趕快好起來,我再帶妳去賞湛藍天空,澄碧湖水,看胖鵝戲水、柳絲飛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