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基金會與遠傳電信昨日舉行好好說話聽見快樂公益記者會,公布語氣表達與情緒相關性調查,顯示近五成孩童負面情緒來自親友間的說話方式。圖/孫仲達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昨發表兒童青少年與成年人「語氣表達與情緒相關性」調查結果,逾七成民眾會因他人的語氣表達影響情緒,兒少比成人更容易不開心。讓人們不開心的語氣表達,前三名為「不耐煩式」、「諷刺式」、「評比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一、二月間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六千九百三十四份,其中逾三成三兒童與青少年會因他人語氣感到不開心,比成人逾兩成六更嚴重;兒少最不愛父母親用「評比式」語氣說:「別人做得到,你為什麼做不到!」她說,最易講話語氣讓兒少不開心的對象為同學和朋友,成人最常被上司和同事講話影響情緒。男生最怕聽到「你有沒有搞錯啊!」「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了耶!」等不耐煩語氣;女生則易被「不要吵了!」「成績爛透了!」等斥責語氣影響情緒。
葉雅馨說,調查發現,民眾語氣差、不能「好好說話」的原因,前三名依序為「正忙於其他事情」、「爭論」及「心情本來就不好」,葉雅馨建議,情緒不好時,可善用溝通工具,如用LINE可愛貼圖取代負面語句,避免影響他人情緒。調查顯示兒少聽到「稱讚式」、「激勵式」、「支持式」語氣最開心;成年人則聽到「稱讚式」、「同理式」、「關懷式」的語氣最開心。
董氏基金會與遠傳電信合作,推動校園情緒教育講座,教導兒童青少年建立正確口語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