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談笑赤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下)

文與書法/陳牧雨 |2015.03.10
3285觀看次
字級
蘇東坡在黃山寫了〈赤壁賦〉,但歷來赤壁之戰的地點,一直有所爭議的。根據統計,赤壁的地點至今至少有七種版本:蒲圻說、黃州說、鍾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等。書法/陳牧雨

文與書法/陳牧雨

蘇東坡在黃山寫了〈赤壁賦〉,但歷來赤壁之戰的地點,一直有所爭議的。根據統計,赤壁的地點至今至少有七種版本:蒲圻說、黃州說、鍾祥說、武昌說、漢陽說、漢川說、嘉魚說等。根據古書籍和現在所發現的文物證據,大都偏向於蒲圻說。

然而,由於〈赤壁賦〉太有名了,因此黃州赤壁最為世人所熟悉;進而〈赤壁賦〉所描述的黃州赤壁,又被稱為「文赤壁」或「東坡赤壁」,以對應一般的「武赤壁」。

東坡在黃州期間,除了前後兩篇赤壁賦之外,也寫了一篇非常有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由於詞中有一句:「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因此後人用這一句來為東坡辯解,認為東坡可能知道黃州不是真正的赤壁所在地,所以他在詞中才用了「人道是」表示是聽來的。

我倒是認為這種辯解是多餘的!既然是「人道是」,東坡也引用,其實就是表示認同了!

東坡此詞寫得氣勢恢宏,一掃過去宋詞給人盡是昵昵兒女語,小家子氣的感覺。因此,縱使東坡走錯了地方,談錯了赤壁,一點也無損於這東坡的文學成就。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演義開始時引用了楊慎的〈臨江仙〉作為引子,使得楊慎的〈臨江仙〉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闋詞。然而綜觀整闋詞的思想基礎,其實仍然脫不了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或〈赤壁賦〉的範疇。

比如〈臨江仙〉一開始的:「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這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意思簡直是一模一樣。

至於〈臨江仙〉接下來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種萬事到頭來都是空的感嘆,也與〈赤壁賦〉裡感嘆:「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種對景「弔古傷今」的感覺十分類似。

而「幾度夕陽紅」一句,還被近代暢銷小說家瓊瑤拿來作為其小說作品之一的名字。後來這部小說又被改編成同名的電影,也譜了同名的歌曲。於是「幾度夕陽紅」有好長的一陣子,名副其實的「紅遍了半天邊」,只是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句是出自楊慎的詞,也不知道是〈三國演義〉這部名小說的引子。

不過楊慎也有其高明的地方,面對人生無常,或面對歷史成敗皆空,楊慎用了看慣了人事「秋月春風」的白髮魚樵,「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來做對應及註解。這顯然與東坡〈念奴嬌〉的「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或〈赤壁賦〉中的「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是各有千秋的。

一個是看慣了,所以將古今的是非成敗,盡付笑談,一派的瀟灑自在;一個是藉酒尋樂,拋開傷感。顯然,骨子裡還是有些看不開的成分。

不過,不論怎麼說,東坡的文化底子還是十分深厚的,文學造詣亦不在話下,寫起赤壁來,千軍萬馬、氣勢非凡,用詞遣字則文采斑爛、雄古豪奇。

因此前、後〈赤壁賦〉及〈赤壁懷古〉,也成為歷代許多文人畫家喜歡引用的題材,畫史上有許多這方面的名作;甚至,東坡也親手書寫了他的〈赤壁賦〉流傳了下來!

這些都使得東坡黃州的三篇赤壁,成了中國文學藝術史上一顆熠熠不滅的明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