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蘭之室

有見 |2015.03.09
1982觀看次
字級

文/有見

香熏芳潔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

漸迷習非,不覺成惡;

賢夫染人,如附香熏,

進智習善,行成芳潔。

──《法句譬喻經》

芝蘭之室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

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孔子家語》

翻開《獻給旅行者們365日》,看這二首偈語,令我覺得人會影響環境,環境也影響了人!

環境,對人格有很大的影響力,加上善知識的提攜,可養成好的品格;像一棵樹苗,旁邊有支架支撐,可成長為茁壯的大樹。無良好的環境,若能不隨俗浮沉,保有正向的堅持,也會有所成就;如同池裡的蓮花,之所以為詩人所歌詠讚賞,是因為它出汙泥而不染!

佛陀紀念館是一部佛法概論,是第一座以硬體設施為實體教材來演繹佛法的建築。到此一遊,可增長見聞,廣結善緣,充實佛法知識,提升人人生命價值!

佛光小姐用嘹亮的音聲,向一批又一批的團體,介紹佛館每一個建築的含意,使佛法流入每個人意識,菩提種子也悄悄種在來參訪的人心中,佛教偈語用歌唱方式,活絡現場氣氛,令他們印象深刻,心生歡喜!而沒有佛光小姐引導的遊客,欣賞佛陀行化圖時,也說起佛教的故事,比看書更要有說服力,深奧的佛理,呈現在佛館每一個角落,轉化為人人可朗朗上口的話語,因為佛館,佛法傳播又往前跨一大步,相信,來參觀佛館的人,對佛教會有新的認識。我體會到身處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孟母三遷」,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孟子小時貪玩,模仿性很強。孟母因為墳地及屠宰埸,影響孟子的生活習慣,因而遷居到學堂旁,孟子便學習行禮跪拜、揖讓進退的禮節,而成為一代大儒。

古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一生對佛教僧團進行大量施捨,且在全國各地興建八萬四千座奉祀佛舍利的佛塔,為佛教傳播盡力,施行仁政,感化千百萬人民的心。阿育王尊佛教為國教,凡佛陀所到過之處,一一參禮和修塔供養,並立阿育王石柱以垂跡後世。當時的人民,因有佛教環境,人人心地善良!

阿彌陀佛發願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皆是諸善上人聚會,日日皆念佛、念法、念僧,每日清旦供養諸佛,可親耳聆聽佛的開示,生活在那兒的人,沒有生老病死苦,心靈很清淨,諸願隨心所現,安和樂利,法喜充滿,因有極好的修行環境,所以佛果易成!

若沒有良好的環境,也須堅定意志,不被影響,猶如生長在牆縫中的小草,要奮力鑽出,才能得到陽光普照!遇到逆境時,一點也不用去迴避,因為真得面對它時,內心的確不好受,別人也會投以異樣眼光,甚至冷嘲熱諷,當下由心中生出的正念,那種警覺性會提到最高,逆境,使自己看清人生的真相,有深刻的體會!

大師說:「有出息的人,能將不好的事物轉化為自我奮發的動能,有作為的人,能將刺耳的語言轉化成慈悲喜捨的音樂。」所以,不論身在什麼樣的環境,保有陽光面思考,才有豁達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