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閩南語】 糜──古今皆指濃稠之稀飯

陳俊明 |2015.03.06
2487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明

「糜」字之出現在佛經裡,最早是「乳糜」一詞。於東漢獻帝建安二年(西元197年)由竺大力與康孟詳合譯之《修行本起經》:「洗浴身形,浴訖欲出水,天神按樹枝,二女奉乳糜,得色氣力充。咒願福無量,令女皈三尊。」提到佛陀苦修悟道沐浴後乏力,天神按樹枝幫佛陀上岸,而牧羊女供養介於優酪乳與優格之間濃稠的乳糜,使得佛陀體力恢復。佛即祈願二牧羊女無量福報,且促成二女皈依三寶。

然單單「糜」字出現於中文最早的例子,為《爾雅.釋言》注:「粥之稠者曰糜。」是東周春秋時代(約西元前400年)子游、子夏便已有釋經的文字傳世,「糜」當時即為常用的米食名詞,至西漢則進一步訓詁編為《爾雅》,上文之注是晉郭璞所撰。

而佛經裡單一「糜」字,最早出現於三國時代魏齊王嘉平二年(西元251年)康僧會在吳的首都建康翻譯之《六度集經》:「月月巡行貧乏,拔濟鰥、寡,疾藥、糜粥。」指的是釋迦牟尼前世為菩薩大國王之德行;此經除提到「糜粥」之外另有四次提及「菜糜」,是米與菜合煮的「鹹稀飯」。

唐道宣所撰《續高僧傳》則提及隋釋志寬、釋慧冑各於荒年煮糜賬災,釋慧冑甚至將寺裡的二座各一丈高的金像(銅像),取其一融化米(古時買米用斗量)作「糜」,嘉惠飢餒民眾。

當今的普通話幾乎已不用「糜」字,而代之以「稀飯」或「粥」。閩南語則仍堅持用「糜」字,現時家庭與市面上流行「清糜」、「菜糜」與「鹹糜」等。其注音為(ㄇㄨㄞ2)二聲,國際音標為(muâi);另一發音很難以注音表達,其國際音標則讀作(bêi)。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