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兄弟 蒐火柴盒

 |2015.01.22
2614觀看次
字級
唐鎮宇拿出罕見的「防風火柴」,讓人嘖嘖稱奇。圖/林孟潔
唐鎮宇拿出罕見的「防風火柴」,讓人嘖嘖稱奇。圖/林孟潔

【本報基隆訊】基隆市消防局長唐鎮宇收藏上萬個火柴盒,每個火柴盒都深具歷史意義及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色彩繽紛的印刷包裝,深深吸引目光。台灣火柴故事館還邀請他展出收藏品,希望喚起民眾過往的生活回憶。

「父親從事點火工作,沒想到兒子卻熱愛滅火!」唐鎮宇從基層消防員幹起,長達二十四年的消防工作,樂此不疲。父親唐坤在台灣火柴公司服務二十多年,曾擔任台中、新竹廠長及公司總經理,製造火柴被形容就像點火的工作。他因父親工作關係,從小與火柴生活在一起,也從父親口中得知不少火柴知識。

他說,父親生前就會蒐集各種具特色年份及樣式的火柴,但一直不知道藏在哪裡,「直到六年前整理房子時,才在儲藏室發現火柴盒」。

唐鎮宇說,當下找到火柴盒時,心裡非常感動:「沒想到母親都留著,沒有丟掉。」父親也留下詳細的製造火柴的筆記,包括各式木料、燃料的燃燒程度,也記載火柴製作過程,從牛車搬運、鋸木、剖片、切梗、齊梗、油藥等步驟。他父親親筆寫下一字一句的筆記本,雖已破舊不堪,卻是台灣火柴史上不可少的珍寶。

他昨天在桌上擺滿蒐集來的火柴盒,五顏六色的包裝令人眼花撩亂,唐鎮宇卻如數家珍,一一說出火柴盒的特色,包括防風火柴、各種宣傳電影的火柴盒、基隆市黨部福利餐廳的火柴盒等。他說,火柴是當時生活必需品,逢年過節都會以火柴當禮品贈送。

唐鎮宇表示,火柴自一八二七年發明,台灣則於五○年代盛行,但六○年代打火機的出現,讓火柴產業沒落,至今台灣已無火柴工廠。他說,收藏火柴除了是興趣,也希望讓民眾找回當年生活回憶,讓文史工作者能研究當代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