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朝聖 曬大佛 瞬間即美

文/陳維滄 |2015.01.16
2860觀看次
字級
哲蚌寺大殿前桑煙點燃、法號吹響,裹捲好的唐卡被請出佛殿,年輕僧人們在天未亮時,即合力肩扛唐卡,抬向展佛台。這時山谷裡鼓樂齊鳴,喇嘛和信眾圍繞擁護,覆蓋在唐卡上面的幔帳徐徐揭開,剎時,一幅一千多平方公尺的釋迦牟尼佛唐卡,在清晨第一道曙光的照耀下,露出尊貴全貌,氣勢宏偉,無比莊嚴。圖/陳維滄
裹捲的唐卡如長龍般由年輕僧人們抬向展佛台。圖/嚴志芳
藏區有將咒語、佛像、經文刻在石頭上的風俗,習慣上叫瑪尼石;山區亦常見壁刻、瑪尼石堆。圖/陳維滄
藏戲表演,非常吸睛。圖/陳維滄

文/陳維滄

哲蚌寺大殿前桑煙點燃、法號吹響,裹捲好的唐卡被請出佛殿,年輕僧人們在天未亮時,即合力肩扛唐卡,抬向展佛台。這時山谷裡鼓樂齊鳴,喇嘛和信眾圍繞擁護,覆蓋在唐卡上面的幔帳徐徐揭開,剎時,一幅一千多平方公尺的釋迦牟尼佛唐卡,在清晨第一道曙光的照耀下,露出尊貴全貌,氣勢宏偉,無比莊嚴。

僧尼信眾長跪磕頭、口誦經文,爭相拋獻哈達、禮品,在天神合一的氛圍下,所有相機閃光燈閃個不停,匯成流動燈海,快門喀嚓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活動達到最高潮。這是我西藏行最期待的一刻。不過,誰也料不到,我等這一刻,足足等了許多年,歷經三次失敗,才終於如願以償地捕捉到珍貴的鏡頭。

朝聖萬頭攢動

拍照無立足地

回想過去幾次,本已訂好的行程,出發前一周被旅行社緊急通知「進藏證」被取消了,原因盡是些不明理由,像是當局擔心過多遊客會影響維安……,這次能夠順利成行且取得觀禮台的有利位置,可說是得來不易。

我們分兩梯次出發,分別是凌晨二時三十分和六時三十分,第一波有四位團員,他們甘願摸黑起床,主要是想捷足先登到寺院,佔據個好位置以利拍照,可是事與願違,抵達現場時,已見朝聖信眾人頭攢動,擠來擠去,一波一波往上推,根本讓人無插身立足之地,四人當中只有摯友嚴志芳事前請教行家,做足功課,選擇不往人群中走,另闢蹊徑,朝著路邊草叢旁走。嚴志芳成了第一波當中唯一能夠順利拍到照片者。

第二波在六時三十分出門,我選擇了這一波,由飯店搭了二十幾分鐘的車程,到達市區集合,再由哲蚌寺派專車接送我們到達目的地。我們一下車,已經大排長龍,看來都是藏胞,他們旁若無人,明目張膽地插隊,我們錯過了三次班車,苦苦等了四十分鐘才擠上車,好不容易走上觀禮台。

展佛節跳藏戲

年度嘉年華會

哲蚌寺「雪頓節」是西藏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雪」藏語意為「酸奶」,「頓」意為「宴會」,因此,「雪頓節」又稱「酸奶節」,主要活動有曬大佛、跳藏戲等內容。「曬大佛」又稱「曬佛節」、「展佛節」,浴佛的起源,是因傳說中佛陀誕生時,九龍吐水洗浴全身,因此後世僧徒,萬眾齊集,瞻仰佛容,聽經受法。傳承至今,已成西藏重要的節日。

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是「仙女姐姐」的意思。藏戲歷史悠久,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不同,形成劇種流派眾多。藏戲表演形式帶有藏傳佛教色彩,富有民族特色,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廟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黃教寺廟。它位於拉薩西郊約五公里的的根培烏孜山上,海拔三千八百公尺,一四一六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絳央曲結所建。「哲蚌」在藏語意為「米聚」,有積米堆米、象徵繁榮的意義。該寺後山有不少崖壁石刻、瑪尼堆,再往後走,半山腰可看到唐卡,曬佛大典在這裡進行。

滿足觀光需求

宗教民俗變調

「雪頓節」這項傳統活動發展至今,集宗教、娛樂活動於一體,隆重程度僅次於藏曆新年,是西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事。可惜演變至今,卻有點像是為了滿足觀光客好奇心、愛湊熱鬧心理而舉辦的嘉年華會了。

記得我以前參觀印度幾處古蹟寺廟,當地導遊提到:「有些寺廟是死的,只是供奉佛像或印度神祇,讓信徒膜拜;有些是有生命力的活廟,有靈,進去就有感應,這種廟就叫Living Temple。」

後來,我參觀敦煌莫高窟第四十五窟的西壁開龕,當工作人員打開一道平時不開放的大門,迎面三尊碩大偉岸的塑像,佛陀居其中,旁分立迦葉、阿難兩弟子;我一眼望之,即受到莫大震撼,全身血氣澎湃,眼淚簌簌而下。

「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隨侍佛陀二十五年,流露純稚之氣,渾然讓我產生前世今生,因緣再結的戚戚靈感。

對於哲蚌寺「曬大佛」本來抱持著高度期待,不過,面對人山人海,喧嘩熱鬧的大場面,在按快門的剎那,反而麻木了,沒有預期的感動,也沒有心跳加快,血脈賁張的衝動。看著遊客比藏民還多,充滿著「喧賓奪主」的放肆,讓原本單純的宗教信仰和心靈寄託,有些變質變調。

這次能坐在觀禮台上拍到曬大佛的完整畫面,雖然心想事成,彌足珍貴。不過,並非得心應手,可以自由自在地取景。

沿路草木皆兵

慈悲佛顏攝心

遺憾的是,「雪頓節」雖為宗教民俗活動,但是參觀者、朝聖者卻處處受限。我們前往哲蚌寺的路途中,數萬軍警如臨大敵,沿路部署,嚴格戒備管控,幾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層層把關,滴水不漏。這使得原本莊嚴祥和的宗教活動,抹上了一層陰影,變成像是肅殺威懾,草木皆兵,高度警備的「一級戰區」。

即使是在觀禮台上,也不能隨心所欲地走動,像是想往第一排拍照,都會被軍人喝止,更不用說想架立三腳架。只能央求守備的阿兵哥,讓我拍個一、兩張,等匆匆忙忙拍完後,又馬上會被請回。這時,只能趁阿兵哥不注意時,如「盜壘」般地搶拍個幾張,可是這樣長的距離,拍攝「曬大佛」還OK,拍藏戲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只拍了一、兩張。

結束曬大佛儀式觀禮後,卻發現周遭是完全搭不到車的,偌大的馬路盡是洶湧的人潮,我只能徒步走回交通大道旁車子停放處,這路程,整整走了兩個多小時之久。

儘管如此,回來檢視一下這些照片,佛容慈悲,佛光普照。過程中雖辛苦,但是卻也頗值得回味,只能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隨想

進廟要購買門票,對台灣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雖然哲蚌寺、甘丹寺遊客多,象徵性收「門票」,以價制量,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布達拉宮票價逐年調漲,旺季門票價格甚至高達人民幣二百元(約新台幣一千元),對那些心懷虔誠,但是經濟條件欠佳的藏民未必能輕鬆負荷。此外,逐一檢查進藏證、團體名單……還要檢視護照,「維穩措施」絲毫不放鬆,並限制參觀時數只有兩個小時,這讓宗教信仰幾乎漸漸變成觀光活動了。

因此,我認為當局處理類似活動,可以本著「藏傳佛教徒優先」的原則,對於有皈依證的人,應該給予優惠或免收門票才合理。參觀的時段,白天有皈依證者優先,晚間才開放給觀光客,許多藏傳佛教徒千里迢迢,不辭勞苦地前來膜拜朝聖,實不宜限制他們的時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